江苏省统计局1月底发布的信息显示,去年南通GDP总量11380亿元——这个数字相比1月初南通两会透露的,“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5万亿”少了120亿元。虽然这120亿只占南通GDP总量1%,但足以改变南通的全国排位。
2021年,南通东莞西安GDP分列全国重点城市第22、第23、第24位,2022年,按照最新公布的数据,西安连超东莞南通爬升2位,而南通东莞各自掉落1个位次——它们也是全国24个“万亿俱乐部成员”中排名最靠后的三个城市。
去年,外向型经济占主导的东莞进出口受挫;南通固定资产投资负增长;西安外贸不出彩、社消总额下降,但固定投资增速超过10%。西安排位大步向前主要靠投资,在后疫情时代当南通和东莞缓过劲来,西安还能保住优势吗?
-1-
近三年西安GDP二次超过东莞
东莞、南通、西安三地的经济总量之争颇为跌宕起伏。
改革开放之后,有着外贸经验的东莞,以“三来一补”方式迅速建立体制承接了香港资本,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由此转型,“东莞奇迹”时代到来。不过,这不足以撼动老工业城市西安,靠着“吃老本”,西安压制东莞直到1997年。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形成挤压力,东莞再次承接来自台湾IT业的转移资本。比之前10年的“东莞奇迹”,这次拥有“集聚效应”的产业转移对东莞助力更大。1998年,东莞GDP首次超过西安,这种领先一直持续到2019年——期间,虽然2008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东莞,但西安产业转型亦“深陷泥潭”。
转折来得猝不及防。由于疫情影响,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制造业转型受困的东莞在2020年和2022年大伤元气,这给了西安“可趁之机“。去年西安GDP超过东莞286亿元,这是继2020年之后,西安在近三年内第二次超过东莞。
南通则如同一条“鲇鱼”,经济总量大体介于东莞和西安之间,而且与两地都贴得非常近。2020年南通和西安携手突破万亿,南通仅落后西安1.7亿元;2021年,东莞也进入万亿俱乐部,不过当年的南通“势不可挡”,领先东莞170亿元,领先西安338亿元。
2022年的情况几乎是2020年的翻版。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占据主导的南通、东莞受疫情影响巨大,经济增长乏力,而西安则利用强大的投资实现了相当程度的增长。南通、东莞、西安在2022年的经济增幅分别是2.1%、0.6%、4.4%。
展开全文
-2-
西安工业体系人口科创优势明显
西安经济排位在2020年、2022年上升,如果说跟疫情没关系那是不客观的,当然疫情只是场外因素,西安自身的城市定位、产业特点才是内因。
西安拥有的政策扶持、科创实力、工业体系不是东莞和南通能比的。此外,西安常住人口超过1300万人,分别比东莞和南通多出250万、540万,这是西北重镇的核心优势。然而,作为省会、国家中心城市的西安,其角色定位显然与地级市东莞、南通不同。
在多重机遇叠加下,西安不仅是要实现自身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带领周边城市。但是“经济总量偏小,工业不大不强”的现实挑战依然存在,这也制约了西安的辐射带动作用。从区域协作来看,西安都市圈领头羊要做的是引领者,而东莞和南通的角色是跟随者。
过去几年,东莞成为深圳产业外溢优选之地,凤岗镇、松山湖高新区承接了不少深企,且产业合作从工厂协同的传统模式走向源头创新。不过,作为全国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去年东莞外贸总额下降8.7%;东莞工业过分依赖消费电子产业,在行业下行周期,东莞规上工业增加值也面临萎缩——这意味着东莞产业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江苏第四座万亿之城、上海大都市圈唯一的长三角北翼城市,南通长期以来都是上海的后花园,与上海、苏南产业创新互补性强。去年南通落户的重大项目中,60%来自上海苏南。去年上海经济负增长,南通经济也受到波及,尤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了2.9%。当然这只是阵痛,从2023年开始,基建狂魔又要开足马力。
-3-
产业升级东莞拉项目西安搞科创
“项目为王、产业为基”是南通的发展方向。在年初两会上,南通提出系列指标:新签约注册总投资超5亿元内资项目400 个以上、超3000万美元外资项目100个以上;推进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以上;五大重点产业集群力争总产值突破8900亿元、生物医药、新能源、第三代半导体等战新产业产值力争增长12%以上。
制造业当家的东莞除了升级产业,今年的重点是招引项目。东莞将2023年定义为招商年,提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2%,工业投资总额增长15%等目标。值得关注的是,东莞提出“扶持壮大民营经济”,真正帮助企业降低厂租、用工、用能、物流等成本,加强对企业家特别是“企二代”的培育引导。
西安工业门类较全、基础较好,但现代产业体系弱,同时工业规模、布局及产业链也是百病缠身。西安产业转型与东莞同样急迫,但是路径不太一样,如果东莞更多的是依靠招商新项目,那高校科研院所众多的西安,则是筹划将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
概况来说,2023年南通搞项目拼产业,东莞招商拉投资,西安忙科创转化,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变量是消费。以去年的数据来看,东莞(4255亿元)南通(395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微涨0.4%、0.5%,西安则是负增长5.2%,西安社消总额(4642亿元)与其常住人口数量并不匹配。
从一定角度来说,西安城赢了GDP,西安人输了口袋。2023年,恢复和扩大消费被各地摆在优先位置,扩大内需成为稳增长重点。今年谁能激发消费需求,谁就能在经济总量竞争中占得先机。
很多人说,2020年到2022年是“被偷走的三年”,就是在这三年里,南通、西安和东莞先后晋级万亿城市,而常州、烟台经济总量也即将突破万亿。作为万亿俱乐部“门槛”附近的几个城市,谁都不想“吊车尾”——可以预料,接下来几年,万亿城市尾部排名将会迎来“大乱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