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军制比作一部机器,那么它的正常运转既是兵源的保障,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所以,军制是建立在复杂的军事体系之上,运行于该体系之下的一个工具。纵观历史,数唐朝的“府兵制”最为健全完善,也最具代表性。也正是府兵制的存在与正常性能的发挥,使唐帝国前期焕发出了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府兵制形成及其性质
府兵制起于西魏,兴于北周,备于隋,善于唐。唐朝的府兵制就是从北魏以来的一个历史缩影,因为正是北魏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于洛阳,实行全面汉化,才使得饱受戍边之苦的北方六大军镇在宇文泰的带领下脱离北魏,建立西魏。当西魏以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为首的军事联盟统一中国北方,建立北周后,便诞生了由军府招募而来的士兵转化为侍官、并得到一定数量土地作为赏赐的府兵制。
杨坚代周建隋后,正是利用军府集结起来的强大军队,结束了自南北朝以来近二百年的分裂局面,实现统一中国的梦想。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隋文帝于开皇十年(590年)将大部分府兵由“兵籍”恢复为“民籍”,实现了从“兵”到“民”的转换。但此时的“民”并没有完全脱离军府,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称呼改变。到了隋炀帝时期,对军府进行了一些改革,军府正式有了“鹰扬府”的名称,而且把领兵将军的兵权全都收拢到自己手中。
以隋朝为鉴,唐太宗重建府兵制时,将主要军府都集中在了京师长安附近,然而向周边递减,形成拱卫京师之势。此举,可视作唐太宗将隋文帝时期奉行“关中本位”体制的回归。公元636年,唐朝府兵制军事体系创建完善。府兵共掌管十六卫。其中,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骁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为常用兵,履行征战、戍边、番上等相应的职责。而左右千牛卫为皇帝的亲兵卫队,左右监门卫则负责京城各城门的警卫。
折冲府是招募兵士的机构,分上、中、下三级,设置于州县,最大限度地靠近兵源,从而发挥其应具备的作用。折冲都尉是折冲府的长官,属下依次为果毅都卫——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火长——卫士(府兵)。
府兵本着:“财均者取强,力均者取富,财力又均,先取多丁”的原则,在地主、下级官员、及上等农民家挑选。入伍年龄约20岁出头,60岁时退役,一旦成为府兵,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冬季进行军事训练。府兵执行军事任务时要自备:弓一张、矢三十支、胡簶(箭筒)、横刀、砺石(磨刀石)大觽(大刀)、毡帽、毡装行滕(绑腿或者军靴)等一般武器和衣装等。
同隋炀帝时期一样,只有皇帝拥有对府兵的调遣、征发权。但遇军事行动时,皇帝通常先与宰相议定,再降制敕于兵部,兵部再到有关折冲府请兵。折冲都尉和州刺史共同审查符契真伪后方可发兵。另外,出征作战率兵的大将军由皇帝临时委派,军事任务结束后,将归朝、兵回府。如此一来,皇帝通过府兵制度,从组织系统和征调制度上将军权直接控制在自己手里。
府兵制谢幕的前奏与原因
三、不堪征战之苦。玄宗时期,表面的虚华全靠频繁的征战来支撑。而战事的胶着让边关将领情绪燥动,他们不敢向朝廷表达不满,只能将愤懑撒在“同病相怜”的府兵身上。因此,兵士被边将任意驱使、虐待甚至迫害。更致命的是随着与吐蕃、南诏的战事不断,征募戍边任务层层叠加,原来戍边的府兵三年轮换,后来延至五到六年,直到变为遥遥无期。如此一来,府兵便成为了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牢笼,百姓惟恐避之而不及。
综上所述,均田制被破坏,百姓逃避兵役,唐朝无兵可征,府兵制成为一具空壳,折存府成为一个摆设。公元749年,玄宗皇帝于无奈之下,宣布停止使用征调府兵用的“鱼书”,此举标志着府兵制正式淡出历史舞台。从此,大唐王朝再也找不到那种“君临天下、睥睨四方”的感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惆怅油然而生。
为府兵制的废止与了唐朝衰落的必然性
然而,目前多数观点认为是安史之乱导致了唐朝的衰落。虽然不可否认,安禄山是唐帝国衰败的罪魁祸首,但充其量他不过是将站在悬崖边上的帝国从背后推了一把,因为实际上唐朝的衰落要远早于此。只不过唐朝如同蔡桓公一样的病人,当病在表皮的时候他不以为然,红光满面的假象让旁人也看不出什么端倪,而当病入膏肓的时候,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