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苏州末位状元,大清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陆润庠旧事

#头号周刊# 陆润庠【xiang】(1841-1915)同治十三年(1874年)状元,大清第101位、苏州第51位、也是苏州最后一个状元。其实陆润庠本身就出生名门世家,他七世祖陆肯堂就是康熙年间状元,官至侍读学士,同朝同宗连出两位状元,这也应该是独一份吧。陆润庠中状元后,也算官运亨通,按惯例从翰林院修撰做起,历经同治、光绪、溥仪三朝,先做光绪侍读,后任工部尚书、史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宣统三年(1911年)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国务顾问机关)。辛亥革命后,留毓庆宫,当溥仪老师,授太保。清朝中央政府高级职位几乎轮了个遍,陆家后人曾评说他“什么大官都做过,但什么事都没办成”。

(一)“红绿”状元是儿女亲家

这里“红绿状元”是指苏州最后两位状元,其中“红状元”是指同治七年(1868)的状元洪钧,曾出使俄、德国、奥地利、荷兰四国外交大臣、中国唯一的状元外交官。“绿状元”就指本文主人公陆润庠。两亲家翁不仅都是状元郎,而且同为清末书法名家,在苏州第一名园拙政园西边有一小轩,分南厅和北亭。南厅外小园遍植山茶花,题名为“十八曼陀罗花馆”便为陆润庠所书,而北厅傍水,池中饲养着数对鸳鸯,故名曰“卅六鸳鸯馆”,为洪钧书写。再说陆润庠的亲家翁洪状元还是个风流情种,48岁那年回苏州为母守孝丁忧期间,竟纳名妓傅彩云为妾,后来还随他出使西方四国,出尽风头。洪钧归国后,升任兵部左侍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不料,天不假年,突然病故,和他一样在京城做官的儿子洪洛,也就是陆润庠的女婿不久也去世了,可真是祸不单行,福无双至。洪钧那位小妾傅彩云自然被撵出家门。那傅彩云索性打着状元招牌,一路从上海,到天津,扎根京城,改名赛金花,重操旧业,一时间“名满京华,无人不晓”,居然传闻与八国眹军侵华司令瓦德西有染,把个要颜面的陆润庠气得牙痒痒的,后来给慈禧进言,找了个借口才把赛金花赶出京城。

(二)搞洋务办实业,在苏州建纱厂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人在苏州城南圈地为租界,企图办厂。陆润庠在洋务派领头人张之洞的支持下,抢在日本人之前,办起官商共投的股份制苏经、苏纶两个纱厂。创建人、筹建人、第一任经理均是陆润庠。1897年正式投产,当时有工人2600多名,占地40余亩,机器设备均为英国进口,年产粗纱2万余件,规模全国领先,轰动朝野。1898年陆润庠回京任职,纱厂相继转手多人租赁经营,直到1925年才被苏州著名实业家严裕棠先租后买,后来发展成全国闻名的民族企业,到1954年改制为公私合营,上世纪八十年代为鼎盛时期,成为苏州纳税大户的万人大厂。现在苏纶纱厂虽然关停破产了,厂区已成了历史遗迹,但创建人陆润庠为发展民族工业所做的贡献将永远彪炳史册。

(三)从光绪侍读到溥仪的师傅

陆润庠刚中状元,步入仕途,时年33岁,当时列强环伺,中国边疆危机,而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又身染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不久病故。慈禧太后把她年仅4岁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扶上皇位,就是光绪皇帝,军国大权由她独揽。陆润庠先入值南书房,后为光绪侍读,也就是陪光绪皇帝读书或给光绪帝授书讲学,不过光绪帝年少,陆润庠讲学的时候应该多一些。陆润庠是一代名儒,尤擅书法,生性俭朴,性格内敛,溥仪书法,当称一绝,其实应该是得到名师陆润庠的真传。

陆润庠书法作品

陆润庠书法作品

溥仪除了陆润庠还有名气更大的两位,一个是《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另一个是洋教师庄士敦,所以溥仪不仅有扎实的国学功底、书法造诣,其他科学艺术知识也是极丰富的,也是中国最早在紫金城骑自行车的人。据说上世纪60年代溥仪做全国政协委员时,时隔50多年后,一个人买了门票再游紫金城,恰巧碰到故宫博物馆专家指着一幅画像给游客讲道:“这就是光绪皇帝。”溥仪打断对方的话说:“不对。”那专家看了一眼农民模样打扮的溥仪,不理他,又继续口若悬河地讲,溥仪听不下去,大声说:“我是溥仪,他是我父亲摄政王载沣”,这才制止住了专家的信口开河。

溥仪与他的洋教师庄士敦

(四)乱世之中,坟墓被盗

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在养心殿举行了清王朝最后一次朝见仪式,宣布退位。陆润庠奉隆裕太后懿旨,留毓庆宫,继续任宣统帝师傅,并授太子太保衔。民国四年病故,享年74岁,被已退位的清帝追授太子太傅衔,谥号“文端”。

陆润庠去世后安葬情况无文字记载,但1935年6月29日《苏州明报》第七版有题为《陆状元墓被盗一空》的文章。文章说“逊清状元陆润庠之墓,葬于浙江湖州西乡潘村附近陆家庄,突于本月23日晚被盗一空,棺木狼藉,惨不忍睹,惟尸骨尚无散失…”据悉1937年《苏州明报》2月25日再度报道陆状元坟墓再次被盗…直到最新消息介绍,陆状元墓遗址在今天的浙江湖州市妙西镇西部一座小山坞里,政府正在制定古迹保护方案。总算能让一代名臣能安眠于九泉之下了。

陆润庠半身像

(本文根据文献资料编辑,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