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焕荣,一位受人敬佩的共产党员(采写时间:1983年7月)
“这样的党员越多越好。”——这是宝清县食品公司肉联厂职工对屠宰工人曹焕荣的评价。
多年来,曹焕荣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为共产党员的称号增添了光彩。他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事迹,但是他所做的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小事,一般人没有做到。
曹师傅是1958年参加工作的老工人。
20多年来,在他的出勤簿上,除了因为脖子上生疮先后休息过20几天,此外没有缺过勤,更没有迟到早退过。相反,他每天早来晚归,星期天也常常到厂里找活干,不计报酬,任劳任怨。
厂里的豆秸垛让一些小孩给弄散了,他利用业余时间不声不响地给垛好了。别人把猪毛、猪骨头当垃圾扔在外面,他利用班前班后时间把这些废品划拉到一块儿,晒干后积攒起来。近几年,仅回收废品这一项,就为厂里收入了600多元钱。
曹师傅在工作中不管分内分外,脏活累活抢着干。
去年冬天,厂里的锅炉不好烧,别人打怵往里钻。曹师傅二话没说就钻进去维修,弄得满脸满身都是灰尘也不在乎。
今年4月的一天,已经是下班时间了,厂里收了一头400多斤的急宰猪。他让别人回家休息,自己主动留下来承担了屠宰任务。
正是在这些日常的平凡工作中,曹焕荣处处体现了共产党员见困难就上的精神,受到了群众的敬佩。他年年被评为厂里的先进生产者。近两年,又被授予地、县优秀党员的光荣称号。
(原载1983年7月18日《合江日报》)
【2】陈广库,急人所难的好司机(采写时间:1983年10月)
8月9日这天,宝清县建筑公司汽车司机陈广库开车往远离县城80多里的东升公社建筑工地送沥青。
到公社以后,他刚要卸车时,有两个人跑到车前焦急地说:“同志,北岗大队有四名社员被炸伤了,生命垂危,求求你帮忙把伤员送到县里去抢救。”
另一人紧接着说:“知道你们车都承包了,你要多少钱都行!"
陈广库说:“给钱是小事儿,救人要紧。别卸沥青了,快把伤员抬上车。”
汽车在公路上飞驰。陈广库两次停车,关切地问:“路不平,颠簸得挺厉害,车太快伤员能挺住吗?”
“不要紧,越快越好!”
途中,一位伤员由于流血过多,因公牺牲了。
陈广库全神贯注,加大油门,仅用1小时40分钟就赶到了县住院处。下车后,他又跑前跑后,帮助挂号、抬伤员。直到3名伤员经急救脱险,一切都安置好了,陈广库才离开住院处。
一个月之后,东升公社副主任褚亚继和北岗大队的领导专程来到建筑公司,向陈广库表示感谢。他们一再问陈广库有什么要求没有,要适当给些报酬,被陈广库婉言谢绝了。
我前去采访时,陈广库诚恳地说:“现在搞承包了不假,可是不能把精神‘包’没了。我是一名党员,宁肯自己少收入几个,也不能见死不救。”
(原载1983年10月6日《黑龙江日报》、10月12日《合江日报》)
【3】众口齐赞王升亮(采写时间:1982年8月)
最近,我到宝清县林业系统采访时,上上下下,都对六道林场的炊事员王升亮赞不绝口。
俗话说,众口难调。这么多人夸奖一个炊事员,实在难得。
王升亮是1969年冬季从青山公社调到六道林场担任炊事员的。他上任后,与食堂的同志一起动手,搭了一个小烤炉,烤出了香喷喷的烧饼。
过去,工人们上山干活带午饭,除了馒头还是馒头,都吃腻味了;这回可好了,今天带烧饼,明天带麻花,后天带油条,吃得饱,吃得好,干起活来更有劲了。
有的工人干活回来晚了,王升亮就把饭菜热在锅里,啥时回来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有的工人劳累了一天,回来想喝两盅酒,王升亮就热情地给炒上两盘菜。
他在保证食堂不亏损的前提下,千方百计降低伙食成本,努力做到品种多样、物美价廉。譬如,在六道林场食堂,油条才五角钱一斤,烧饼五分钱一个,饺子八角钱一斤。
这时,林场党支部书记老张介绍说:“王升亮到食堂后,不仅就餐人员满意,连职工家属都满意。”
我感到纳闷,连忙问是咋回事。
原来,食堂的小烤炉搭成后,家属们经常自带面粉来烤烧饼和烤饼干,或者到食堂买油条、买麻花。为此,王升亮的工作量大大增多,常常放弃休息时间,可是他却毫无怨言。
王升亮用自己一颗炽热的心、一双灵巧的手,温暖了林业工人的心,激发了他们大干四化的热情。
(原载1982年8月22日《合江日报》)
【4】老工人赫崇玉教育子女:当个体户,想国家事(写作时间:1985年8月)
宝清县农机修造厂退休工人赫崇玉深明大义,教育经营个体饭店和综合修理部的的子女走劳动致富、守法致富的道路,受到人们的称赞。
赫崇玉的二女儿赫艳秋高考落榜后,一度产生悲观情绪。老赫鼓励女儿走上社会要靠勤劳的双手吃饭,还耐心地教她学习电焊技术。
在父亲的帮助下,赫艳秋不怕脏,不怕累,进步很快,办起了三焊综合修理部。
赫艳秋刻苦钻研技术,不仅焊接质量好,服务态度也好,生意不错。她按期、如数地向国家纳税,对于不要发货票的用户,就自己补上收据,防止漏税。去年,赫艳秋光荣地当选为县政协委员。
赫崇玉的大儿子因厂里停产放假,自谋生路,办起了饭店和旅店,与妹妹办的综合修理部是上下楼。
老赫要求兄妹俩绝不能做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生意。一是来修车的司机要把修理费和伙食费分开交,二是旅客的伙食费不能混在宿费里,三是对油头滑脑、不正派的旅客,给多少钱也不留宿。这三条,子女们都做到了。
附录:家长的重要责任
近年来,有大批待业青年领取了工商执照,办起了个体商店、饭店、修理部等。这无疑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关心这些从事个体经营的青年的进步,教育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勤劳致富、守法致富,不仅是团组织和工商管理部门的事,家长也担负着重要的责任。
在这方面,老工人赫崇玉做得对、做得好,人们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应当看到,从事个体经营的青年几乎天天与商品、金钱打交道,如果放松思想改造,“一切向钱看",很容易走上坑骗顾客和用户、偷税漏税的邪路。
有的家长对此不闻不问,甚至怂恿子女发不义之财,实质上是在坑害子女。干违法事,挣昧心钱,迟早要败露,既丢人现眼,又要受到处罚,哪多哪少?
我希望明事理、有头脑的家长要像赫崇玉那样,经常提醒子女端正经营方向,做一个让群众信得过的个体户。
(原载1985年8月22日《三江日报》)
【5】图片新闻:质量优秀测报员——张玲(采写时间:1984年8月)
宝清县气象局助理工程师张玲,自1974年担任气表预审工作以来,兢兢业业,严格把关,曾经取得连续250个班无错情的优异成绩,被国家气象局授予质量优秀测报员的光荣称号。
张玲是成都气象学校的毕业生,1970年随同爱人来到祖国的东北边疆。
她怀着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刻苦钻研业务,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总结出了“一严、二细、三认真、四反复、五注意”的经验,受到上级气象部门的重视。
目前,张玲又实现了气表预审连续10个月无差错。她决心戒骄戒躁,争取再创250个班无错情的新纪录,为祖国的气象事业多作贡献。
(原载1984年8月27日《合江日报》。孟庆裕摄影)
【6】图片新闻:曹刚,坎坷难磨报国情(采写时间:1984年10月)
辛勤耕耘卅五载,桃李芳香扑面来。
坎坷难磨报国情,满腔忠诚永不衰。
年近花甲遂夙愿,党旗之下抒心怀。
老骥伏枥志千里:四化急需栋梁材。
宝清县实验中学副校长曹刚,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晚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今年10月1日,曹刚代表全县知识分子在庆祝建国35周年大会上发言,表达了知识分子对党、对祖国的赤子之情。
(原载1984年10月11日《合江日报》。孟庆裕摄影)
【7】山秀云承包国有旅社后;不向钱看向前看(采写时间:1985年8月)
共产党员山秀云去年9月份承包宝清县第四旅社以来,不向钱看向前看,讲风格,讲团结,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服务质量,使旅社的占床率居全县同行业之首。
这个县商业局在与山秀云签订的合同中规定,旅社扣除各项费用(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和上缴利润)后,其余利润由她与职工四六分成。但是,山秀云没有这样做。最近发放奖金时,她应得1000多元,却和多数职工一样,只拿了146元。
由于山秀云在工作中和奖金发放上不搞特殊,有事和大家商量着办,职工们感到她可亲可敬,克服了雇佣思想,人人为提高旅社的声誉争作贡献。
今年3月份,一位旅客患病20多天,服务员有的帮助他买饭,有的帮助他拿药,还有的从家里拿来衣服给他穿。旅客十分感动。
前几天,更夫林志民听见房间里有哭泣声,原来是一名女青年喝药后正在写遗书。老林立即让同事给她家里打电话,又护送她上医院,把她抢救了过来。
还有一次,来了一位残疾旅客,可是旅社已经客满了。服务员齐桂芬见这位旅客行走不便,就帮他拎着包裹,把他送到了其他旅社。
优质服务让这家有70张床位的旅社占床率达85%,月上缴利润1100元,创本企业历史最高纪录。
(毕重文提供线索并参与了此文的采访)
附录:摆正这个关系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许多小企业搞了个人承包。如何摆正承包者与其他职工的关系,是个重要问题。
有的承包者俨然以“老板”自居,一切都由自己说了算,甚至不惜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采取种种手段往自己的腰包里多划拉钱,严重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也有的职工对承包责任制认识模糊,认为自己是“吃劳金的”,工作不负责任,凡事都往承包者身上推。
显然,这两种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应当明确,把小企业承包给个人后,企业的性质没有变,还是国有或集体所有制。职工群众和承包者一样,都是企业的主人,只不过承包者负主要责任。
企业实行个人承包的目的,不是让承包者一人发财,而是为了把企业办好,提高经济效益,在“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基础上,增加职工的收入。企业的承包者和其他职工之间不是雇佣关系,仍然是平等的同志关系,要齐心协力搞好企业。
共产党员山秀云和宝清县第四旅社的职工在这方面处理得不错,希望其他实行个人承包的企业也都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原载1985年8月31日《三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