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走向共和:慈禧太后,为何重用“义和团”用心实在太歹毒

重新掌握最高统治权以后,慈禧太后又开始头疼起另一件事——“义和团”运动兴起,可等到原山东巡抚裕禄将“义和团”的宗旨——“扶清灭洋”详细阐述以后,慈禧太后却又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以往呢,红花会、白莲教,还有长毛太平军都是乱民,无一不是要乱我大清!这义和团扶清灭洋,倒像是我大清的赤子啊!不过呢,这一个朝廷最难得的总是稳定,不管多好的事,动静一闹大了,就不再是好事了!”

就此来看,慈禧太后虽然明白义和团逐渐做大的巨大危害,但却很是赞赏其“扶清灭洋”的运动宗旨。只可惜,历史上的慈禧太后并没有吕中版慈禧太后的英明睿智。没等慈禧太后给出态度,庆王奕劻就火急火燎地赶来汇报了一个惊天消息:一个名为恩海的士兵,当街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

这件事情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如果善后工作做不好,本就对大清虎视眈眈的西方列强势必会有所动作;这对于尚未从“甲午战争”中缓过劲的清廷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好了,我们来看下慈禧太后面对紧急事件的反应:

第一步:明确事件处理的原则

事情既是发生了,还是李中堂那句话,我不欺他可我也不怕他!

慈禧太后本就对西方列强没有好感,再加上刚刚了解了势力庞大之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宗旨,此时的慈禧太后就好像打了一针鸡血,信心满满地给这次事件定下了基本处理原则——不卑不亢,不软不强!

第二步:事件的善后处理

奕劻,你先去安稳住那些个各国公使,尤其是德国。哦,你给德国皇帝发一封电报,就以我的名义表示慰问,说我大清一定会严惩凶手。

当时的清廷虽然孱弱,但只是一个德意志尚不足惧,怕就怕西方列强联合起来向清廷施压。德国公使被杀,“总理衙门”自然要先行安抚各国公使,对于当事人,慈禧太后的应急处理想必会让你心生熟悉感觉——先给予慰问,再给出承诺,至于以后怎么处理就要看事件发展程度和影响程度而定了。

第三步:留有后手

刚毅、徐桐,你们两个去找荣禄,把事情说给他。不管怎么样,得先预备下!

将这件事情通报给手握大清兵权的荣禄,就等于提前知会荣禄做好武装冲突的准备,这是应急事件处理的必备办法——留有后手,等到事件发展到无法收拾的程度,就不再叨叨了,掀桌子动手就是!

短短三句话就把处理原则、善后工作和防备措施尽数给出,仅就这次危机事件处理而言,慈禧太后能够牢固掌握晚清最高统治权就不无道理。

可等到西方列强真要掀桌子,准备武装进攻的时候,慈禧太后的态度却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事嘛,都是义和团闹的。你们都知道,这些个乱民,我原本是主剿的!

原本不卑不亢的慈禧太后消失不见了,只剩下一个“赵贞吉”转世。洋人准备武装进攻了,慈禧太后当然要推卸责任了,就这口黑锅而言,谁能争得过义和团!

只是,慈禧太后也深知这一仗不可避免,于是,她推卸完责任以后便开始进入下一个巅峰操作——提前准备替罪羊和炮灰。

可洋人也太欺负人了,这义和团嘛都是我大清的义民,也不是不能用,可他们行吗?到头来,画虎不成反类犬,教训不了洋鬼子反倒被洋鬼子教训!

注意,在当时的朝堂上,以“吏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刚毅和“军机首席大臣”徐桐为首,这两位都是坚持排外、仇视洋人的代表人物。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刚毅和徐桐为何如此看重义和团?

慈禧太后将光绪皇帝囚禁后,虽然“废帝”不成但也提前准备了接班人——端王载漪的儿子溥儁。因为洋人的阻拦,光绪皇帝迟迟不能被废,一心希望自己儿子登基称帝的载漪自然仇视洋人,而刚毅和徐桐则紧紧团结在载漪的身边,一心等待着溥儁登基以后的朝堂权力大洗牌,以求自己的权势地位更进一步。

所以,慈禧太后这句试探性的询问就是说给“排外派”代表人物——刚毅和徐桐说的。因为,只要这样说,刚毅和徐桐必定会站出来支持义和团,支持同洋人开战。如此,仗打赢了,慈禧太后自然高兴;可如果仗打输了,刚毅和徐桐就是最好的“替罪羊”,足以承担一切战败罪责。

然后,刚毅果然第一个站了出来:

太后,您放心好了,义和团的力量大得很,光人数就有百万之众,一人吐口口水都能把洋人给淹死!

虽然有着明显的盲目自信,但慈禧太后要的就是这个态度。然后,就是徐桐“深通上意”的发言:

太后,洋人充满邪裕、不存天理,早已人神共愤,老臣以为义和团是苍天开眼,降给洋人的一场灾难,如果朝廷不加利用,那就违背天意了!

剧中的李莲英曾经数次有过交代,慈禧太后最信天命,“西逃”结束返回京城都要专门找钦天监确定火车到站的精准时刻,徐桐这句“苍天开眼”绝对说到了慈禧太后的心里。

听到这里,慈禧太后的态度明显有所松开,先给出一句“那既然是这样”;可略微思考以后,她又将心里的话生生地咽了回去,给出了一句“还是看看再说吧”。

这是慈禧太后对待战争的慎重态度,或者仍对义和团抱有质疑?

都不是!

这是因为手握大清兵权的荣禄,并未在场!慈禧太后想要开战,必须得到荣禄的支持;想要得到荣禄的支持,还想撇清可能出现的战败责任就必须让荣禄亲耳听到刚毅和徐桐的一再坚持。

慈禧太后的开战态度仍有迟疑,刚毅和徐桐便精心准备了一次义和团民的“汇报演出”,这一次,慈禧太后专门叫上了荣禄。

“汇报演出”结束以后,徐桐先用一副对联,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创千古未有奇闻,非左非邪,攻异端而正人心,忠孝节廉,只此精诚未泯;

为斯世少留佳话,一惊一喜,仗神威以寒夷胆,农工商贾,于今怨愤能消。

这副对联的具体意思不用深究,总之就是“惶惶圣人言,但为私心思”,对准义和团就是一阵猛捧,能威震洋人胆,更能一消之前怨愤。

慈禧太后虽然给出了“说得好”的评价,但神情不见兴奋、态度甚至很是冷淡;很明显,慈禧太后今天的重点并不在“汇报演出”上,她接下来的一句话才是重点:

眼下呢,各国虎视眈眈,争先入我堂奥,以我大清眼下的财力、兵力而论,断不可轻举妄动。可是万一西方列强不讲道理,胁我大清万万不能答允之事,我们也只有理直气壮、敌忾同仇。

还是那句话,“我不欺他,我也不怕他”,我虽然不想开战,但如果洋人真要不讲理,我也只能孤注一掷。徐桐、刚毅一直都主张同洋人开战,慈禧太后的这句话自然就是说给荣禄听的。

然后,慈禧太后紧接着安排刚毅:

刚毅,义和团精忠报国、神勇可嘉,你把他们整编起来,准备着为我所用!

这两段话合起来就是在告诉荣禄:你都看见了,也都听见了,不是我想打,是刚毅和徐桐一直坚持要打;而且,我们还有英勇异常的义和团能打仗;所以,我也只能答应开战,你也只能支持开战。

好了,开战的责任撇清了,可能出现的战败责任也撇清了。

只是,直到现在,慈禧太后的整体规划尚未结束,她还要为这场战争寻找合适的“炮灰”。

和真实历史一样,荣禄看待义和团有着少见的清醒;只是,等到荣禄刚要劝说慈禧太后的时候,慈禧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刚才看到的那些鬼把戏全是假的,骗不了我,可那一条条精壮的汉子是真的。若是不能善加利用可不得了,那可就是洪水猛兽啊!可要是用好了呢,起码是几十万的人力!若真是外交上跟洋人谈崩了,真打起来,他们至少也是能消耗洋人弹药的炮灰。

又是一波强烈的熟悉感袭来,重用义和团,既能消除义和团对大清政权的巨大威胁;还能利用义和团进攻洋人,抵御外辱的同时还能消耗义和团的有生力量。

不得不说,慈禧太后可谓深谙平衡之术,就是这用心太多歹毒!

可就算如此,慈禧太后仍未下定决心开战,毕竟洋人直到现在还未触及慈禧太后的底线,没有威胁到慈禧太后的最高统治权。可此时的慈禧太后虽然仍言“可究竟如何,现在还难说得很”,但也似乎已经预见了战事的难以避免。

(文章仅依据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演绎情节展开,不以真实历史为依据,烦请读者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