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修书:写信。
2.何妨:为什么不。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指无碍,带有鼓动、激励的语气。
3.犹在:还在。
译文
从千里之外寄这封家书,仅仅是因为修一堵墙这件小事,不要把物质利益看得太重,即便是让给人家三尺的地方又有什么妨碍呢。
饱经沧桑的万里长城依然坚固壮观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当年为修筑长城而不惜任何代价的秦始皇却早已离开了人世,他因此留下的骂名却永世长存。
赏析
清代康熙年间,安徽桐城人张英深受康熙皇帝器重,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有一年,老家有人写信给张英。原来张英在老家的府邸与吴姓人家为邻。两家的院落之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吴家要建新房,想占这条巷子,张家人不同意。
双方争执不下,将官司打到了当地县衙。因为两家都是名门望族,县官不敢轻易判决。张英的家人见有理难争,于是写了这封加急信,要求在朝中为官的张英出面解决。
张英看完家书后,认为邻里间应该谦让,于是在家书上批诗四句:“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寥寥数语,寓意深长。张家人接到回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地基。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三尺地基,形成了一个六尺宽的巷道,“六尺巷”由此得名。
作者简介
张英(1637—1708)安徽桐城人,字敦复,号乐圃。康熙六年进士,由编修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历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充会试正考官。为官敬慎,卒谥文端。有《恒产琐言》、《笃素堂诗文集》等。
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 后台回复“早安”,每天收获新惊喜—
让我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