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高温防中暑 当心这两种情况

出门两分钟,出汗两小时。近日,广州的气温已屡创新高,因中暑就医的患者也在增多。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李辉和主治医师柯嘉有提醒。

当心老人室内中暑

很多人觉得只要气温升高就会中暑,其实不然,中暑的发病与3个环境因素密切相关:高温、高湿、无风环境。人在高温的环境下,散热功能变差,或者是产热增加,都会导致中暑。一般来说,中暑的气象阈值是日平均气温>30℃或相对湿度>73%。当气温和湿度条件同时存在时,中暑发生率明显增加;日最高气温≥37℃时中暑人数急剧增加。

医生提醒,出门前最好留意下天气预报,正午或是阳光强烈时减少户外活动,可将户外活动时间安排在清晨或傍晚。

家中最好备有温度计、湿度计,如果温度、湿度过高,要及时开空调降温。这点对于独居的老人尤为重要,高龄老人的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如果独居又较少出门的话,可能会因为意识不到室内温度过高而出现中暑。如果这种高温天气持续,老人的家属或街道社工要加强探视,预防中暑发生。

李辉介绍,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人是中暑的高发人群,还有一个原因是老人患有基础疾病(体弱、轻度肝肾功能异常、高/低钠血症)或肥胖的概率更高,炎热只是发生中暑的诱因。这部分老人调节体温能力较差,如果有肥胖问题的话散热能力也较差。如果处于高温、高湿度、不通风的环境,甚至可能出现热射病,有致残致死危险。

睡眠不足更易发生中暑

38岁的李先生端午节期间和朋友一起去爬山时,出现了大汗淋漓、头痛、四肢酸痛无力等先兆中暑症状。他感到不理解,以前自己也曾高温天爬山都没问题,为何这次出了状况。后来才了解到,爬山前一天他失眠了,第二天按原计划爬山就出现了中暑。

李辉解答,在高温环境中,出现生病,出现发热,或者上吐下泻等脱水表现;睡眠不足引起抵抗力下降;肥胖人群引起代谢升高等个体因素时,更容易发生中暑。

此外,中暑还多发于重体力活动者(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如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虚弱或卧床者、婴幼儿、酗酒或吸毒者、孕产妇等。

有时气温没有超过30℃,但由于特殊着装(如透气性差衣服、防化服、防核辐射服、防火服等)、特殊岗位(如救火等高温作业)或特殊环境(如温室、封闭的厂房、车厢、操作间内)等原因,局部温度往往超过30℃,也容易中暑,这些群体也应注意。(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通讯员 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