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创维数字被全面要约收购,黄宏生家族从幕后重回台前

(图片来源:网络)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李保铭

编辑|吴亚

7月3日晚间,创维数字发布公告,由于其母公司创维RGB要约收购期满,创维数字股票在7月4日停牌。

这场要约收购最高资金总额约为74.77亿元,从去年12月即已开始谋划布局,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告诉搜狐财经,变动完成后,将有助于提高黄宏生家族决策效率、缩短其决策链条。

不过,黄宏生家族从幕后走向台前,亲自操刀创维,似乎也表明近年来创维集团及其子公司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无论是2016年提出“营收千亿”的五年计划还是“拆分10家上市公司”的豪言壮语,亦或是发力海外业务,都未能带领创维集团逆势赶超。

此次要约收购,虽然将加快双方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创维集团内部协同,提升业务效率,且在创维集团“强链补链延链”中实现反哺。

要约收购资金总额约74.7亿元,黄宏生家族系实控人

根据7月3日晚的最新公告显示,此次要约收购的最大股份数量为5亿余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43.86%,要约收购价格为14.82元/股,此前,要约价为每股15.02元。按此计算,本次要约收购最高资金总额约为74.77亿元。这次的收购期限从6月2日开始,7月3日结束,将在要约收购结果公告日开市起复牌。

据悉,这次要约收购为全面要约收购,不以终止创维数字上市地位为目的,但仍存在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终止上市等风险。

在此次要约之前,黄宏生家族还以创维集团(00751.HK)为主体,在去年年底谋求要约回购。

去年12月23日创维集团召开董事会,审议并通过了于香港联交所拟对创维集团股东要约回购计划,创维集团已于今年5月结束要约回购,共收到近6.9亿股股份有效接纳,占当天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6.68%,其中5月31日宣布1亿股回购股份注销(“完成”)。

要约回购完成后,黄宏生家族(黄宏生、林卫平、林劲)及其一致行动人TargetSuccess在创维集团的持股比例因要约回购而被动上升至50.35%,成为创维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而在创维集团未进行此次要约回购之前,黄氏家族共持有创维集团12.5亿余股股份权益,占其发行股份的约48.4%。

(创维集团及创维数字要约回购时间线)

黄宏生家族对创维集团的绝对控股也是此次创维RGB全面要约收购创维数字的先决条件。

根据规定,收购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股份30%时继续增持股份的,应当采取要约方式进行,发出全面要约或者部分要约。

12月23日,在创维集团开股东大会确定要约回购当天,创维RGB也同时召开董事会和股东会,分别审议并通过要约收购创维数字除创维RGB、液晶科技所持股份以外的全部创维数字无限售条件流通A股。

而此次针对创维数字的全面要约收购之前,黄宏生家族已经通过创维RGB和液晶科技合计间接持有创维数字52.55%的股份,成为创维数字的实控人。

本次全面要约收购之后,黄宏生家族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创维数字的地位,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一位金融研究员告诉搜狐财经,此次全面要约收购或将进一步提升黄氏家族在创维数字的话语权以及其在董事会席位占比。

黄氏家族重回台前

值得一提的是,创维集团及其子公司近年来频遭人员变动。去年6月,在创维集团宣布要约收购的前半年,创维集团发布公告,称由于赖伟德已达到退休年龄辞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主席、创维数字董事长等职务,接替者林劲系黄宏生之子。

林劲1984年出生,本科毕业于多伦多大学电子工程专业,于2022年7月7日获委任为创维集团董事会主席,并担任包括创维旗下酷开科技、创维数字等公司在内的董事一职,以及开沃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及创源天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及其若干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

回顾林劲的成长之路,可以发现,其25岁(2009年)曾任职于全球第四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联发科担任销售经理,在电子、电子元件设计及制造业领域拥有超10年工作经验。

创维RGB也在去年年底经历高层调整,公司内部文件称,公司总裁将由创维集团行政总裁施驰兼任,并担任公司执行班子负责人,李坚不再担任公司总裁,改任公司副总裁。

回顾创维集团30余年来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家族企业到职业经理人的发展,2013年朱沆、李炜文出版的图书《从人治到法治:粤商家族企业的治理》中,曾详细记录了创维集团曲折前进的管理专业化之路。

黄宏生自上世纪80年代末创立创维公司之后,因2004年涉罪事件,其家族在其获得保释后四天撤出创维数码董事会与管理层。

根据书中记载,其胞弟黄培升辞任执行董事;黄宏生则改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不再参与公司管理工作;黄妻林卫平及其母罗玉英亦辞去相关职务,同时各个子公司的董事会也重新调整,使黄氏家族彻底淡出创维管理层。

取而代之的是一任任职业经理人,开启了创维集团高层更迭的序幕。2004年,王殿甫担任创维执行主席与行政总裁,张学斌担任执行董事。即便在此后2006年黄氏兄弟因罪入狱后,创维的职业经理人团队也起到了拯救创维的作用。

2009年,黄宏生出狱后,有关家族企业重新掌权的声音不绝于耳,2012年,创维数码在香港披露黄宏生之妻林卫平接任张学斌成为董事会主席,随后创维集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接管”传言。

从去年林劲升任集团董事会主席,到今年5月份黄氏家族全面控股创维集团,再到目前全面要约收购创维数字,种种迹象表明,黄宏生家族似乎正在重新回到台前。

但与本世纪头十年的巨大影响力相比,重掌创维的黄宏生多了几分英雄迟暮的色彩。

表现不及预期,“千亿营收”目标仅完成一半

要约收购报告中指出,创维RGB经营状况良好,2020-2022年度实现营收分别为348.91亿元、447.22亿元和482.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6亿元、5.97亿元和11.17亿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创维RGB总资产为538.50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18.17亿元,其中货币资金118.02亿元。

虽然如此,但高层频频变动及黄宏生家族重新走向创维台前等迹象也表明,创维近年的整体表现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2016年,赖伟德接棒林卫平,曾在2017年左右提出五年转型升级战略,以助力创维实现“千亿营收”目标,并将创维业务拆分为多媒体业务、智能系统技术业务、智能电器业务、现代服务业等,其中多媒体业务定下400亿营收目标。

然而,五年战略期满后,“千亿营收”目标仅完成一半。根据最新的2022年报显示,创维集团营业收入仅534.91亿元,其中多媒体业务仅230.8亿元,距离400亿元营收也仅完成一半左右,而且业务还有较大波动,与2021年度多媒体业务273.7亿元营收相比,减少15.7%。

不仅如此,创维集团还曾提出“拆分10家上市公司,每家百亿规模”的目标,至今仍未完成。2021年3月,黄宏生曾公开表示,“创维计划利用资本市场的开放性寻求发展,未来可能拆分10家上市公司,每家公司目标百亿规模。”随后不久,创维电器传出拆分上市消息。2021年年底,创维电器向深交所递交招股书,试图在创业板上市。

然而却在遭多轮问询后终止上市。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创维电器增收不增利现象突出。三年来,创维电器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6.85亿元、37.39亿元和40亿元,营收连续三年增长,但净利润却连续三年下跌,由2019年的1.75亿元降至1.52亿元,再降至1.24亿元。

创维电器之外,创维集团还曾拆分其OTT业务公司酷开科技。2020年8月,创维集团曾发布公告,表示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于2020年7月31日同意本公司可根据上市规则第15项应用指引进行建议分拆。公司管理层目前正在审查市场状况以及分拆的方案,包括上市时间和地点。但除了2021年初深圳证监局披露其接受中金公司辅导等信息外,其他信息披露甚少。

创维集团的出海业务同样不顺。电视业务作为创维集团重要营收来源之一,海外市场的可能性很早即被关注。早在2015年,创维集团并购德国美兹,进军欧洲家电市场,但2022年,创维集团海外市场营业额为人民币169.2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31.6%,同比下降4.4%,与此同时,2022年美的海外业务占比为41.48%,海尔智家海外业务占比为52%。

国内业务依旧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国内家电市场遇冷已成定局。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规模为3634万台,同比下降5.2%,零售额规模为1123亿元,同比下降12.9%。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降幅达43.62%

2022年,创维数字营收高达120亿,同比增长10.71%,归母净利润8.2亿,同比增长95.13%。其中,智能终端业务占营收比重近8成,财报显示,营收主要为机顶盒、液晶器件及汽车电子等业务收入。

虽然创维数字作为创维集团的子公司2022年度财务表现亮眼,但进入2023Q1下滑比较明显,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降。2023年Q1实现营收23.42亿元,同比减少15.45%;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减少43.62%。

不过,此次全面要约收购后,双方或加快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创维集团内部协同,提升业务效率。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告诉搜狐财经,黄宏生家族持股比例超过50%变成绝对控股,并成为创维数字实控人,相对来说将提高其管理权限,提高其决策效率、缩短其决策链条。

“因为超过50%以上股份比例意味着不受其他股东过多干涉和影响,可以对公司的发展做出一些比较重大的决策。”他认为,创维数字是创维集团多元化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两者后续或在品牌推广、营销渠道、人才、技术专利等各方面实现共享和工厂生产等资源调度。

不仅如此,通过全面要约收购,创维集团也能进一步实现“强链补链延链”。创维集团主营业务之一为智能电视,相关业务2022年营收为182.33亿元,占营收比重为34.08%。通过要约收购,智能电视与机顶盒业务的上下游协同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