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的组合定律。
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帝国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
1.
基因的分离定律。 杂合体中决定某一性状的成对遗传因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彼此分离,互不干扰,使得配子中只具有成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从而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类型的配子,且独立地遗传给后代,这就是孟德尔的分离规律。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就是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也就是说,一对等位基因与另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
3.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
分离定律:(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后人把他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在他所研究的7对相对性状中,任取两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结果都是一样的。这种情况在其他的生物体上也常常看到。后人把这一遗传规律称为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就像一个个独立的颗粒,既不会相互融合,也不会在传递中消失。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
1、分离定律
(1)F1的全部植株,都只表现某一亲本的性状(显性性状),而另一亲本的性状,则被暂时遮盖而未表现(隐性性状)。
(2)在F2里,杂交亲本的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又都表现出来了,这就是性状分离现象。由此可见,隐性性状在F1里并没有消失,只是暂时被遮盖而未能得以表现罢了。
(3)在F2的群体中,具有显性性状的植株数与具有隐性性状的植株数,常常表现出一定的分离比,其比值近似于3∶1。
2、自由组合定律
孟德尔在揭示了由一对遗传因子(或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规律——分离规律之后,又接连进行了两对、三对甚至更多对相对性状杂交的遗传试验,进而又发现了第二条重要的遗传学规律,即自由组合规律,也有人称它为独立分配规律。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2条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问题「孟德尔遗传规律有哪些定律」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孟德尔遗传定律9:3:3:1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