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草是真菌感染昆虫或蜘蛛后形成的菌虫复合体,自然界广义虫草菌超过1500种。因相传具有抗癌、提高免疫、抗菌及抗疲劳等功效,在我国食药用历史悠久。然而,除了虫草素,虫草中的活性成分究竟有哪些?生物合成机理是什么?至今没有定论。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研究组在完成蛹虫草基因组研究的基础上,完整解析了虫草素在蛹虫草中的生物合成机理,并首次发现蛹虫草能够合成抗癌药物喷司他丁蛹虫草,为蛹虫草的抗癌活性提供了分子证据。该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细胞》子刊。
1950年,科学家首次在蛹虫草中发现和鉴定了腺苷类系物虫草素,后陆续发现其具有抗菌、抗虫和抗癌等生物活性。虫草素含量因此成了衡量虫草质量最主要的指标。但近70年过去,其合成机理也未搞清楚蛹虫草,关于虫草活性成分的研究仍非常欠缺。
2011年以来,王成树研究组先后完成了冬虫夏草、蛹虫草和蝉花等18种虫草的基因组研究。在此基础上,完整地解析了虫草素生物合成的分子机理。王成树研究组还“意外”发现,蛹虫草可以合成喷司他丁,为虫草的质量标准提供了新的分子指标。
在蛹虫草中,喷司他丁是虫草素结构稳定性的“保镖”。但虫草素含量过高时会导致细胞毒性,真菌就会启动解毒机制,降低细胞内喷司他丁的含量,从而促进虫草素分子的转化。研究还发现,冬虫夏草、蝉花等其他虫草不合成虫草素及喷司他丁,王成树表示,由于不同虫草具有合成不同活性成分的潜力,冬虫夏草中的其他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