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择杂谈由天择创办,欢迎关注。
在美国的东南部有一个南卡罗来纳州,他东临大西洋,首府哥伦比亚城。因为海运发达,大量的黑奴通过海运被贩卖到美国,而沿海的南卡罗来纳州则聚集了大量的黑人。
1944年3月,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末期,虽然亚洲和欧洲战场炮火连天,但是美国本土却是一派和平安宁的景象。
3月24日这一天艳阳高照,此时春回大地,南卡罗来纳州阿尔克鲁小镇到处郁郁葱葱,春意盎然,两位母亲带着两个小姑娘去踏青,这两个小姑娘的名字叫玛丽和贝蒂。
这两位母亲的丈夫都是军人,正在欧洲战场与德军厮杀,她们带着两位小姑娘来到了一处草地,看见不远处的小山坡上有很多野花,两位小姑娘便跑过去采花。
这两位母亲也没有多想,像这种事发生过多次,而两位小姑娘也经常结伴玩耍,看着两位小女孩朝山坡上奔去,两位母亲此时正坐在草地上聊天。
这个山坡的不远处是黑人区,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十分严重,美国政府为黑人划分了专门的生活区域,这个区域被称为黑人隔离区,而白人则称之为“黑人区”,有的干脆叫“病毒区”。
这两位母亲聊得挺嗨,对于迟迟没有回来的贝蒂和玛丽也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天色将黑,她们才发现不对劲,于是到山坡上寻找,但是这两个人就如人间蒸发一样失去了踪迹。
两位母亲连忙去报警,阿尔克鲁小镇只有几名警察,负责的警官名字叫约鲁撒,他命令小镇所有警察立即前去寻找,同时发动当地的居民寻找,并将情况上报。
约鲁撒为什么这么重视呢?因为在二战期间,失踪的两名女孩子是军人的孩子,而且还是白人,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是一件大事。
约鲁撒也跑去寻找,并走访当地的居民,一位白人居民说,他曾看见两个小女孩从白人区跨越了铁轨进入了黑人区。
美国实施种族隔离政策,在这个地方有一个铁轨,就是黑人区和白人区的分界线,因为黑人区的草坪上有很多花非常好看,两个小女孩去黑人区采花了。
展开全文
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约鲁撒立即带领警察前去黑人区搜查。
黑人区相比较于白人区要明显落后得多,警察们在那个草坪不远处的山沟里发现了两个小女孩的尸体,法医立即对尸体进行检查,发现她们的头上有被钝器打击而造成的伤口。法医生还发现,那个名为贝蒂的女孩的身上有被人侵犯过的痕迹。
两名小女孩子遇害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舆论一片哗然,南卡罗来纳州警察局长命令约鲁撒必须在三天内破案,南卡罗来纳州警察局相当然地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案件,三天之内完全可以破案。
约鲁撒是一个白人至上主义者,对黑人有天生的偏见,两个小女孩子的尸体是在乔治家不远处的山沟里发现的,约鲁撒直觉认为这是乔治所为。
乔治是一个14岁的黑人小男孩,父母以及姐姐都外出务工了,他带着弟弟和妹妹在家里,他上的是黑人小学,黑人学校缺少经费,老师以黑人为主,只有少数白人老师,教学质量可想而知,白人老师对黑人学生基本都是白眼相看。
当时的黑人乘坐公交车,公交上有专门的隔离设施,好的地方只允许白人坐,黑人不允许坐的,黑人不能进白人开的餐馆,总之黑人是低人一等的,白人甚至不把黑人当人看。
乔治的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在学校打架斗殴,而且下手狠毒,不过乔治营养不良,长得比较瘦小。
当约鲁撒在主观上认定乔治是凶手时,他便开始有针对性地收集证据,他发出消息说,对于有价值的线索奖励500美元,要知道当时的500美元是相当值钱的。
1944年美国的人均GDP是1194美元,白人年收入大约是2000美元,而黑人的工资只有白人1/4左右,所以说500美元对于黑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在重金悬赏之下,一个黑人男子向警察检举,他曾远远地看到乔治和两个小女孩交谈,还似乎发生了争执。
另一个黑人男孩检举说乔治曾到过那个山沟,而且乔治喜欢打架,并说乔治的体内流淌着含有暴力因子的血液。
还有一个黑人男子说乔治家里有一个锄头,但是案发之后锄头就不见了。
约鲁撒拿到这些证据后,立即将乔治抓到了白人的警察局,并让一个叫纽曼的警察负责审讯。
纽曼是一个白人警察,当然也是白人至上主义者,他素以手段狠辣、审讯快速著称。
在审讯室里,乔治坚持说自己是冤枉的,自己没有杀害那两个小女孩,这当然不是纽曼想要的证词,他开始对乔治用刑。
很快乔治已经伤痕累累,但是并没有人同情他,因为他既是一个坏孩子,而且还是一个黑人。
一个小时后,乔治只好承认是他谋杀了那两个小女孩,纽曼拿到屈打成招的证据后得意地向外界宣布,他已经拿到了乔治的犯罪口供。其实这个案件有很大的漏洞:
一是乔治的供词在严刑拷打下招供的,他的口供不能算数。
二是虽有人证,但都没有直接的证据,而且没有物证,如果是乔治谋杀了两名小女孩,那么凶器在哪?尤其是那个锄头在哪?
三是发现两个小女孩尸体的地方并没有血迹,也没有搏斗的痕迹,这说明那个小山沟并不是凶杀第一现场,极有可能是有人故意将尸体转移过去的。
四是小女孩的指甲里,或者身上等其他地方,并没有发现属于乔治的皮肤或者是衣物组织。
五是乔治只是一个瘦弱的少年,他虽然打架斗殴,但并没有杀过人,很难想像他一下子杀了两个人。
然而对于这些漏洞,约鲁撒置若罔闻,在他看来,迅速破案平息舆论是第一位的,而乔治只是一个黑人。
约鲁撒在第二天就将乔治杀人的消息散布了出去,而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这个消息,州警察局让他3天破案,结果他一天就将案子破获了,约鲁撒一时被称为神探,人们也欢欣鼓舞,因为一个顽劣少年的伏法,意味着消除了一大隐患。
两个漂亮可爱的白人小女孩被一个“低下”的黑人小孩子侵犯并杀死,在白人看来是罪无可恕的。
当时的白人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在人口上也是白人占多数,更为重要的是两个小女孩子的身份,她们的父亲在欧洲战场上为国家做贡献,家里的孩子却被黑人杀害了。
所有的白人都要求判处乔治死刑、立即执行。而对白人的要求,所有的黑人都沉默了,因为很多证据都是黑人提供的,而且在黑人看来,乔治也是一个祸端。
乔治虽然只有14岁,但是南卡罗来纳州的法律规定,14岁就算是成年人了,白人为了杀一儆百,决定在6月14日这天宣判并处决乔治,因为这一天是可以救赎的日子。
按理说,任何人被捕宣判后都有上诉权的,南卡罗来纳州的法律规定,如果是黑人犯法,法官可以直接取消上诉权,如果是白人犯法被判刑,法官是无权取消上诉权的。
6月13日的晚上,是乔治人生的最后一个晚上,按理说黑人死刑犯是没有多少权利提要求的,或者说提要求也是白提。
这天晚上,一个叫艾里亚的警察负责在牢房里看守乔治,艾里亚是刚从警察学校毕业的新警察,他的祖母有黑人血统,所以他对黑人比较同情。
也因他不歧视黑人,而且时常还有同情黑人的言论,所以他在警察当中不是很受欢迎,日益不妙的处境使他渐渐成熟起来,他把同情黑人放在心里,而不是放在表面上。
这天晚上,他来到了乔治的牢房,给他打开的镣铐,他用自己的薪水买了三明治、牛排、汉堡包、炸鸡,还配了一瓶可乐。这在当时已算是非常丰盛的晚餐了。
乔治对于自己即将被处以极刑,他本身并不知道,他毕竟只是一个14岁的少年,见到这么多好的食物,一下激起了他的食欲,就是在圣诞节这样的日子里,他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食物。
美味的食物拉近了乔治与艾里亚的距离,尽管他非常恨白人警察,但他感觉这个白人警察不一样,看着狼吞虎咽的乔治,艾里亚问道:“你为什么要杀人?”
“我没有杀人,我是被冤枉的。”乔治边吃边回答道:“我如果不承认,肯定被他们打死了。”
艾里亚上警察学校就有专门的课程,教人如何获得想要的证据,其实就是刑讯逼供,他点了点头问道:“那你给我谈谈你的家庭,以及3月24日那天你都干了什么?”
乔治说道:“我的祖上是博茨瓦纳人,后来来到了美国,我的父亲是个酒鬼,他一喝酒就打我妈、我姐和我,在家里就妈妈和姐姐对我最好,后来我又有了弟弟和妹妹,父亲虽然也打他们,但打我最多。
我小时候挨父亲的打,后来上学了,上学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千万不能和白人起冲突,否则受伤害的肯定是我们自己,从那时起,我就知道黑人是不能伤害白人的,白人高我们一等。”
艾里亚知道童年先入为主的观念会影响人的一生,他相信乔治说的是真的。
乔治喝了一口可乐继续说道:“因为我长得瘦小,连黑人都欺负我,我一次实在气极了,拿起一块砖头把一个同学的脑袋打破了,流了好多血,从那以后,我发现他们不敢再像以前那么欺负我了。
老师说我太暴力,不让其他同学都不跟我玩儿,我只好一个人玩,我恨这个社会,我恨这个世界,更恨我是个黑人。”
此时乔治已流下了眼泪,艾里亚都感觉到乔治的怒火,他转移了一下话题:“3月24日那一天你都干了什么?”
乔治说道:“爸爸、妈妈和姐姐都进城打工了,我也想去打工,但是爸爸不让我去,他说我去只会惹事,任凭我怎么哀求都无济于事,我只好留在家里,3月24日那天是个晴天,我睡到很晚才起来。
我家有一个小花坪,种了好多野花,那天有两个小姑娘来采花,她们采的是一些春娟花,我说你们可以在我家花坪里采一点瓜叶菊,她们说瓜叶菊不好看,我就和她们吵了起来,然后她们就走了。我就一个人打理花坪,然后在家里玩,直到我被警察抓住。”
艾里亚又问:“有个黑人说你们家有一个锄头不见了,是怎么回事?”
乔治说道:“那天我把锄头忘在花坪里了,然后就不见了。”
当下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后来艾里亚把乔治所说的记在了日记里,在日记里他这样写道:“那个黑人小男孩求我救救他,我知道他可能是冤枉的,但我没有直接的证据,除非我能抓 到真正的凶手。我很想救他,但是我没有办法,因为除了我以外,没有人相信他的话。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警察,这一不好的开端使我的警察生涯始终处于内疚之中。”
6月14日上午,乔治被押进了阿尔克鲁小镇的法庭,法庭里没有乔治的亲人,因为他们还在城里打工,在当时的环境下,法院有权利拒绝黑人进入法庭。
参加庭审的都是白人,玛丽和贝蒂的母亲都在现场旁听,在法庭上,乔治坚称这自己是被冤枉的,他说他根本没有杀人,他要求法官判处自己无罪。
面对乔治的供述,法官普罗登目无表情,而玛丽和贝蒂的母亲坚决要求法官判处乔治死刑,开庭仅十分钟后,法官普罗登判处乔治死刑,立即执行,并取消乔治的上诉权。
当法官普罗登宣判后,乔治惊呆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判处死刑,他大声叫道:“我没有杀人,我是被冤枉的,难道就因为我是黑人吗?我为什么是黑人!我为什么是黑人!”
在场的人已看出乔治的神经已经不正常了,但是没有人同情他,在白人的眼里,黑人的命和狗差不多,甚至还不如一条狗命值钱。
而警察艾里亚早知道是这种结果,他当天都没有到法庭,因为他不想看到一个无辜的黑人少年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冤死。
当时的死刑有枪决、绞刑和电椅死刑三种,而电椅死刑相比较而言实施方便一些。
半个小时后,乔治被带到了行刑室,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忽然他泪流满面地地呼喊:我为何是黑人!我为何是黑人!
乔治撕心裂肺的呼叫声响彻整个行刑室,然而行刑人员无动于衷。
行刑室的外面站着死刑见证人,即玛丽和贝蒂的母亲,在行刑室里,牧师已经就位。
但是行刑人员发现由于乔治身材瘦小,根本无法够着电椅的头盔,行刑的工作人员找来圣经垫在他的屁股下面。
牧师开始念念有词:“主啊,请救赎他罪恶的心灵,让死者的心灵得到安慰。孩子,向主忏悔吧,你们这样可以使你的心灵得到解脱,在天堂可以过上美好的生活......”
牧师不紧不慢念叨声和乔治越来越弱的呼喊声交织在一起,行刑人员按下了按钮,一股电流通过了乔治瘦弱的身体,他的呼喊声越来越弱,最后嘎然而止,乔治很快就在痛苦和折磨中去世了。
乔治临死的时候眼睛圆睁,是真正的死不瞑目。如果乔治是白人,根本就不会被处死,或者根本就不会成为被怀疑对象。
或者说即使乔治杀了人,但如果他是白人,也不会如此之快地被处死,就如死了一条狗一样。
因为乔治死时只有14岁,因此他也成为美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死刑犯。
乔治死后,心有愧疚的艾里亚仍然关注着此案,他后来改行当了牧师,2010年,阿尔克鲁小镇上的一位白人居民得了癌症,得知自己不久离开人世,他向艾里亚忏悔,当年是他杀了玛丽和贝蒂并抛尸到了黑人区。
第二天这个白人就死了,这个白人死后,艾里亚翻看了这个白人的日记,这个日记里写了他杀害玛丽和贝蒂并抛尸到了黑人区的整个过程。
内心愧疚的艾里亚决定给乔治平反,然而平反的过程异常艰难,因为平反遭到了警察约鲁撒、法官普罗登等人后代的强烈反对。
这一次艾里亚没有让步,2014年12月17日,对黑人死刑犯乔治的平反判决开庭,乔治已经年迈的弟弟妹妹坐在证人席为乔治作证。
法院最终判决乔治无罪,此时离乔治去世已经70年了,但愿这迟来的判决能够使乔治那双死不瞑目的眼睛能够闭上。
这一结果是多年来黑人与白人抗争的结果,也是一个警察心有内疚而赎罪的过程,如今美国的种族歧视看似减轻了很多,而实际上在教育、就业等各个方面以更加稳固的形式固化下来了。
14岁的死刑犯乔治,被处决前泪流满面地呼喊:我为何是黑人?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有多么严重。如今的美国仍然暴力不断,一个很重要的根源就是种族歧视。
如果美国的种族歧视不解决,白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颅,美国的暴力事件仍将持续不断。
天择是作者的笔名,对历史和哲学颇有研究,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