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早晨,有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一种大饺子,油炸的大饺子,当地人叫鸡冠饺。形状与大公鸡头顶的红冠形状有些相似,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色,我觉得也像个放大版的饺子。
在中山大道旁边,一个窄巷里面,几张桌子加凳子,一口锅。当时是周末,好多人排起了长龙,年纪轻的有,年纪大的也有,感觉有些还是街坊邻里,大家自觉地排起长队,付钱,饺子炸好后又自觉地拿起夹子,打包装好,基本就相当于自助餐一样。酒香不怕巷子深,排队抢着吃,肯定是好东西,赶紧排队。
排队的过程中,就和身后的老大爷套近乎过程聊到这鸡冠饺做黄金饺,老大爷表示:“这里的鸡冠饺我吃了二十年,正宗的传统老武汉的味道,现在年纪大了,每隔个三五天就来吃一次,我家里的小孙子也都爱吃。”
另一边的老板夫妇加上家人都在忙,老板将面粉,盐以及发酵粉放入一个大盆中,然后徐徐的加入冷水,这时老板和老板娘配合默契,一个人加水,另一个人就会用筷子搅拌。
搅动均匀后,上手将面团反复的揉来揉去,使面团发到最柔软又不沾盆内壁的状态,发好的面团十分具有柔韧性,拉很长都不会断掉,手法相当牛做黄金饺,和好面后,老板在大盆的盆壁上,面团的表面都涂上一层油,防止面团沾到盆壁上。
准备好了面团,接着放馅,馅是用打好的猪肉颗粒,再加上葱和调味料,做成的,放在一个大碗里。
最后就是包鸡冠饺了,将面团揪成小剂子,轻轻一按压,挑起一大团肉馅,放入事先准备好的鸡冠饺子馅,然后一对折,中间鼓起的部分包着馅,两边用手压实,压出形状,饺子的雏形便已初现,再用双手铺平,慢慢拉大,放进翻滚得正旺的油锅,只等它由白白胖胖慢慢变成那一抹金黄油亮。
扔入油锅的饺子瞬间就膨胀起来,圆鼓鼓地,个个都像发了福,金黄油亮的外皮越发显得诱人。轻咬一口下去,金黄色的外皮酥脆,里面的面软绵又不失嚼劲。吃到中间有馅料的位置,鲜嫩有弹性,吃得出瘦肉的质感,满口留香。饺子的那种酥软与馅料的融合,真叫人妙不可言。再喝上一口豆浆,浑身有说不出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