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葬,盛行于奴隶社会,秦汉以后减渐少,辽之后复燃。辽太祖死后,有100多名大臣被强迫殉葬。关于殉葬,从殷商流传到了大明,肯定有一套制度,皇帝死后,哪些人该殉葬?有什么例外?三少以为,这些条条匡匡都是人为的,谁可以不给皇帝殉葬与这个人本身有直接的关系。张皇后不一班的皇后1425年5月29日,在位仅仅十个月的仁宗皇帝朱高炽在宫内猝死。当时的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朱高炽监国,朱高炽的二弟三弟早就对这个皇位虎视眈眈。为了避免更大的骚乱,张皇后和大臣商议后秘不发丧,直到太子赶回北京。之后,朱高炽的葬礼也很简单。但是,安排给明仁宗殉葬的也有七个妃嫔。
那么,殉葬的里面怎么张皇后呢?这个与张皇后本人有莫大的关系。当初,朱高炽作为燕世子以及后来的太子,帮助父亲朱棣在北京监国20年,他的太子之位一直摇摇恍恍。朱高炽生性仁厚,在阴谋诡计上,哪里是自己二弟三弟的对手呢?张皇后当时还是太子妃,她以女人特有的敏睿,协助自己的丈夫在大臣面前树立了非常正面的太子形象,使朱高炽得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拥护,基本稳定了太子的位置。张皇后本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行为端正,对朝中的大臣以礼相待。所以,朝中的大臣对张皇后非常尊敬。张皇后还是个有心的人,她在朱高炽监国的20年中,因为朱高炽的身体一直不怎么好,在处理大事的时候,张皇后在一旁学习了很多。
在朱高炽犹豫不决的时候,朱高炽有时还会参考她的看法。26岁的朱瞻基继位之后,张皇后就成为了皇太后,这个皇太后就从后宫走向了前台。《明史后妃传》说:“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确实,26岁的年轻皇帝匆忙即位,在朝政上还没有经验,更谈不上得心应手。所以,即位之初,每每有国家大事,明宣宗朱瞻基都会先禀明皇太后,听其裁决。正是因为有了皇太后有力的坐镇,在朱高炽猝死之后的暗流汹涌中,朱瞻基才得以顺利地接过父亲留给他的大明皇旗。朱瞻基是祖父棣亲点的皇孙,资质聪慧,对朝政日渐熟悉之后,张皇太后全权放手,不再过问。
直到朱瞻基因病离去,9岁的朱祁镇即位,祖母太皇太后又一次走出后宫,再次辅佐自己的孙子,成为明英宗政权早期的摄政者。古今往来,对于权力尤其是皇位,多少人打破了脑袋,割断了喉咙。可是,当有人建议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太皇太后张并没有这样做,她说:“毋坏祖宗法。第悉罢一切不急务”于是,她任用了'三杨'、张辅、胡濙等五大辅臣和自己一起帮助管理国家,再次顺利地完成了大明王朝政权交替的使命。值得一提的是,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乱臣王振一直夹着尾巴低头做人,不敢有任何不轨的行为。其实,无论是在明英宗时期,还是明宣宗时期,还是明仁宗时期,她在朝廷中,不论在礼仪上和事实上都取得了最受人尊敬的地位。
由此看得出,在她的生命后期,张的身份更多的是执政的角色。在她陪伴朱高炽的时期,虽然没有执政,确是一个难得的贤惠与智慧并存的女人。这样的一个人,又是皇后,哪个大臣敢开口要她去给一个死人殉葬呢?张皇后不是一班的母亲张皇后没有给仁宗皇帝殉葬,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张皇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亲生母亲。朱瞻基在小时候就很受爷爷朱棣的喜欢,朱棣不仅给这个孙子请了的德高望重的老师,还经常亲自教导。在北征的时候,朱棣带着朱瞻基,教他战场上阵杀敌的经验,又让皇太孙了解农民的艰辛,教导朱瞻基要做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所以说,朱瞻基从年幼的时候开始,就接受仁爱的君主思想。而且,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一辈子学儒学,遵守儒家思想,践行儒家的为人处世,给朱瞻基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在《大明风华》中可以看到,不管是朱高煦,还是朱高燧犯了什么错,惹父亲朱棣生气了,太子朱高炽都会替弟弟向父亲求情,请求父亲的饶恕。同样的,朱瞻基也对自己的这个二叔三叔的不轨行为,都是一忍再忍。在治理国家大事上,朱瞻基继承父亲的风格,实行安民、爱民的仁政。对于农民的辛苦朱高炽监国,他亲自下田体验,并在制定农业政策时,设身处地为农民的利益着想。宣德七年,八年的时候,有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旱灾,水灾,蝗灾,朱瞻基主动为这些地方的百姓减免了赋税。
因此,史学家用'仁宣之治'的社会景象,来赞颂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在历史上的勤政爱民。这样一个爱百姓的皇帝,自然也非常爱自己的母亲,何况母亲在朝是那么受人尊敬。史书有记载,每次有万国来朝的使者贡献给皇帝的礼物,哪怕很小的东西,朱瞻基都会先送给母亲。点滴的小事,折射除了皇帝一颗热爱母亲,尊敬母亲的心。所以,作为新登基的皇帝,朱瞻基决不会让母亲去殉葬,也决不会同意母亲去殉葬。三少说:张皇后没有给明仁宗殉葬,除了张皇后自己不同意,儿子朱瞻基不同意,明仁宗自己,恐怕也不会同意。因为他们朱家的大明江山,需要这个女人。三少最后要说的是,在明英宗时期,朱祁镇结束了这个丑陋的殉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