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封神》在国内的电影票房已经突破26亿,92万观众为《封神》打出了8.0的高分。
从9月14日开始,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上映,北美则定在9月22日上映。
作为一部极具中华经典文化特色的玄幻大片,《封神》被寄予厚望,但是根据目前的票房成绩来看,不容乐观。
澳大利亚38家影院放映《封神》,目前的票房为252万人民币,新西兰更差一些,票房为52.8万人民币。
要知道,澳大利亚是华人聚集、移民最多的国家之一,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封神》才会率先在澳大利亚上映。
其实看过《封神》的海外观众,基本都对电影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觉得挺过瘾。
但仔细品读大家的观后感,会发现,海外观众的重点在姜子牙。称他是“像个超人一样,从天而降,拯救世界”。
说白了,海外观众的思维,仍然遵循着美国大片中超级英雄观影逻辑。将姜子牙解读为超级英雄,其实在国内的影评中是很少见的,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国内外对《封神》理解的巨大差异。
《封神》在海外票房不佳,并不是说电影就一定是烂片,只是电影本身存在的一些硬伤,确实难以使得电影具有“开拓性”,也很难让海外观众有走进电影院的欲望。
一、故事没讲好
《封神》自然是脱胎于我们著名经典文学作品《封神演义》,只是导演乌尔善做了大刀阔斧的改编。
他将《封神》第一部的矛盾核心,聚焦在中国式父子关系的讨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权利与血脉的对抗。
如果对中华文化没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估计很难理解乌尔善设置的“儿子弑父”这一行动的动机。
另外,《封神》第一部相当于一个引子,只是介绍了一些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观众刚刚入戏,故事就戛然而止。整体看来,故事太平淡了。
再说姜子牙,其实很多国内观众都觉得,第一部里的姜子牙太弱了,明明他带着两个得力助手——杨戬和哪吒。
但杨戬和哪吒偏要一起行动,哪怕留下一个人来帮姜子牙呢?这个剧情设置是合理的吗?编剧最好在第二部和第三部给观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其实,在讲中国神话故事时,一定要从宏观角度把世界观构建清楚,而不是默认观众提前知道人物关系。中国人熟悉姜子牙,但外国人可能压根没听过。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做好文化输出,还得多在故事上下功夫。
2、特效时好时坏
《封神》的特效,大部分时间是比较在线的,但是也会出现一些“钱不够用”的场面。
比如陈坤饰演的元始天尊召集众仙开会,那特效,满满的网游既视感,梦回《欢天喜地七仙女》。
当然了,《封神》的特效参差不齐不是导演故意为之,是投资方撤资后,实在没钱了。(下图是概念图)
对于看惯了美国大片特效的海外观众来说,也许特效并不算顶级,所以把故事讲好,就显得尤其重要。
3、缺少一个在国际上有号召力的演员
《封神》的演员大部分是新人,李雪健是国宝级演员,但海外观众不认识他。费翔虽然在美国的百老汇演过音乐剧,但他的主要身份是歌手,而不是演员。
放眼整个华语娱乐圈,真正在国际上有票房号召力的,目前只有成龙。成龙凭借《尖峰时刻》三部曲,仅在北美这一地区,就收获了超过5亿美元的票房,折合人民币35亿。
只可惜,现在成龙在全球的票房号召力也大不如前,今年他主演的《龙马精神》在北美上映,仅收获8万美元的票房。
但不管目前的情况有多艰难,华语影星必须要“走出去”,吴京就在做这样一件事。
因此他才会选择跟杰森·斯坦森合拍《巨齿鲨2》,虽然该片在内地的票房为8.48亿人民币,折合美元1.1亿美元。
但《巨齿鲨2》的全球票房为3.58亿美元,也就是说,海外贡献票房2.4亿,折合人民币17.5亿。
吴京已经是华语影坛天花板级别的演员,他有更大的野心,想在国际影坛站稳脚跟,或许也是为中国电影走出去而铺路。
当然了,想要成功,都需要有一个过程。至少有一群人,在尽心尽力讲好中国自己的神话故事。希望《封神》第二部、第三部能更加惊艳,取得更加亮眼的票房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