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遗传学家 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 分离定律和 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 孟德尔遗传规律。
第一定律为基因分离定律,第二定律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定律为基因分离定律,第二定律为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定律是指一对基因可以自由分离并重新组合,如:Aa×Aa→AA,Aa,aa
第二定律是指多对基因分离后可以自由组合,比如: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孟德尔第一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
实质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这里分离的基因指的是等位基因。
孟德尔第二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所以这里自由组合的基因指的是非等位基因。
再举例说明一下:假定等位基因A和a位于同源染色体1和2上;另一对等位基因B和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3和4上,减数分裂的时候,1和2分开,3和4也分开(即同源染色体分离),那么A和a分离,B和b也分离了(等位基因分离),而A与B还是b组合呢?这是自由的,即结果既可以是AB、ab,也可以是Ab、aB (非等位基因的组合是自由的)。
孟德尔三大遗传定律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是孟德尔于1856-1864、摩尔根于1909-1911年期间提出来的。三大基本定律分别是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它从本质上阐明了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是以自成单位的基因存在的。
基因作为遗传单位在体细胞中是成双的,它在遗传上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因此,在减数分裂的配子形成过程中,成对的基因在杂种细胞中能够彼此互不干扰,独立分离,通过基因重组在子代继续表现各自的作用。
这一规律从理论上说明了生物界由于杂交和分离所出现的变异的普遍性。
孟德尔三大遗传定律适用范围: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3.细胞核遗传
4.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
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所得出遗传规律。包括:
1、显性定律: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时,子一代的全部个体只表现这一对相对性状中的一个性状。因为这一对相对性状中,一个是显性的,才得以表现,另一个是隐性的,无从表现。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子一代全是红花,因红花对白花是显性; 白花对红花是隐性。
2、: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子 一代只表现显性性状,但子二代的个体中,既有表现显性性状的,又有表现隐性性状的,而且两者之比为3: 1。
3、:或称独立分配规律。具有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时,子二代中表现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自由组合,或独立分配。
价值
从理论上讲,为解释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导致生物发生变异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却是出现生物性状多样性的重要原因。比如说,一对具有20对(这20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0对上)的生物进行杂交,F2可能出现的表现型就有2^20=1048576种。这可以说明为什么世界生物种类为何如此繁多。
分离规律还可帮助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近亲不能结婚的原因。由于有些遗传疾病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这些在通常情况下很少会出现,但是在近亲结婚(如表兄妹结婚)的情况下,他们有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相同的致病基因,从而使后代出现病症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近亲结婚必须禁止,这在我国中已有明文规定。
在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在植物的杂交育种上。在杂交育种的实践中,可以有目的地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再经过自交,不断进行纯化和选择,从而得到一种符合理想要求的新品种。
比方说,有这样两个品种的番茄:一个是抗病、黄果肉品种,另一个是易感病、红果肉品种,需要培育出一个既能稳定遗传,又能抗病,而且还是红果肉的新品种。你就可以让这两个品种的番茄进行杂交,在F2中就会出现既抗病又是红果肉的新型品种。用它作种子繁殖下去,经过选择和培育,就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能稳定遗传的番茄新品种。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4条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