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也叫蛐蛐儿。因其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是不是玩斗蟋蟀。据记载,中国家庭饲养蟋蟀始于唐代,当时无论朝中官员,还是平民百姓,人们在闲暇之余都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专门有篇讲斗蟋蟀的故事叫《促织》。
现在在南方的一些省份,斗蟋蟀都斗疯了,一只好斗的蟋蟀要价成百上千,甚至,有万元身价的。在上海等一些城市的花鸟市场有专卖蟋蟀等集市,每只都悠哉游哉地生活在巴掌大的瓷罐子里,基本是成年人的消遣,看上去不论身价还是居住条件都远远强于我们那个年代。
蟋蟀的品种很多,叫上名字的有花脸、铁头、铜头等。其中以铜头为上品,铜头的身材不大,浑身黝黑,宽头阔胸,须子又亮又长,尾巴笔直,两只后退紧绷有力,是角斗场上的勇士。
蟋蟀哪里都有,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一到夏夜,尤其是雨后的夜里,更是喜欢纳凉,到处会听到蟋蟀的鸣叫,白天蟋蟀是不叫的。居民区附近的蟋蟀虽然叫得也有模有样的,但一般都不好斗,即使好斗也是草包。真正的勇士在山野里。每到清朗的夏夜,百无聊赖的孩子们除了捉迷藏,弹玻璃球、煽扑克,再就是到山里捉蟋蟀了。黑灯瞎火的上山有些心虚,但是捉蟋蟀的乐趣有时会战胜胆怯。伙伴们往往结伴而行,带上必要的工具,如电筒、药瓶、吹管等。
蟋蟀一般不同类群居,生活在山坡上杂草丛生的碎石下,听到蟋蟀特有的“嘟嘟嘟!嘟嘟嘟!”连续有节奏的鸣叫,就可以确定蟋蟀的方位了。要轻轻的靠近,直到找到蟋蟀躲藏的石头。一定要迅速揭开那块石头,才能看到那些乖乖,稍有迟疑,蟋蟀便会三蹦两跳逃之夭夭。但是翻开石头的时候,石头下面不仅仅是蟋蟀乖乖,还有蟋蟀的共生朋友蚯蚓、蜈蚣、蜘蛛、油唿噜等,还有叫不上来名字各种花花绿绿的甲虫。如果运气“好”,有时下面没有蟋蟀,确是条小蛇在瞪着绿色的眼睛。
这些石头下的东西在手电筒的照射下,会迅速四散奔逃,只剩下蟋蟀楞楞的不知所措。
这时候就不要迟疑了,如果有网罩最好,如果没有网罩,就先下手为强,手要成碗型,抓到后要立即扔入瓶盖已经扎好透气孔的玻璃瓶子里。
如果抓到的是大青头,那一定是个斗士!大青头个头大,头为青色,两个黑色铁夹子威风凛凛。在玻璃水果罐头瓶做的角斗场上,每到斗败对手,都会得意的鸣叫。
其实,在那个小罐子里的战场上,铜头才是真正的猛士。铜头一般在墙缝里,铜头的个头不大,但是精壮。长期在墙逢里生存,练就了刚牙铁骨,仅是那双有力的长腿,足以让对手胆寒。
捉铜头需要有吹管,或者是长长的草梗。吹管是用来吹墙内的蟋蟀,草梗是对付在洞口的乖乖。用吹管有时很不顺手,不但会带来一脸灰尘,而且吹出来的不一定是蟋蟀,有时先跑出来的是长腿蜘蛛或者蜈蚣,或是其他杂居昆虫,用草梗就直接的多。听到蟋蟀在墙上叫,你就准备好草梗,铜头叫的时候,一般就在洞口。轻轻的绕过他的长须,伸到他的背后触碰尾巴。如果苯一点的,稍加触碰会立即跑出来,还会傻头傻脑的和你的草梗斗,捉他是容易的。而聪明一点的就不那么简单了,草梗的触碰他根本不当回事,以为在给他挠痒痒。任你浑身解数,我自岿然不动。抓住这样的对手至少要半个小时以上,直到他经不住你的软磨硬泡,束手就擒。
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种铜头在角斗场上是最勇猛的,甚至不需要上弦(将蟋蟀在手里颠的晕头转向),一跳进角斗场,就勇往直前的四处拼杀。边叫边斗,见谁灭谁,直咬的对手人仰马翻!
这种铜头的食品也很生猛,不是是一般斗士的食物——辣椒仔,而是战败者的尸体,真应了达尔文先生那句——弱肉强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