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周五发布数据显示,1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创三个月新高,涨幅较去年12月扩大0.3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8%,降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CPI和PPI同比均低于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七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1月,CPI同比上涨2.3%,PPI同比上涨下降0.4%。
对于1月CPI同比涨幅进一步回升,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界面新闻表示,从食品方面看,虽然上月猪肉价格降幅较大,但蔬菜和水果价格受春节假期影响上涨较多。从非食品方面看,受疫情感染过峰和春节期间需求增加的影响,旅游等服务价格涨幅较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CPI同比中,食品价格上涨6.2%,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8%,涨幅比上月回落10.4个百分点;蔬菜价格同比上涨6.7%,上月为下降8.0%;鲜果价格同比上涨13.1%,涨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非食品中,服务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其中,旅游价格同比涨11.2%,涨幅较上月扩大8个百分点。
伍超明表示,短期内CPI同比涨幅可能继续扩大,但超过3%的概率很低。在翘尾因素走低的影响下,二季度物价很可能会重拾下行趋势。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2、3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延续略高于2.0%的走势,消费修复有可能推动物价上涨动能增强,但CPI同比超过3.0%的可能性不大。
他进一步指出,2022年以来,核心CPI同比涨幅持续处于1.1%以下的偏低水平,短期内核心CPI或仍将在低位徘徊,这显示当前整体物价保持稳定,也给促消费提供了一定空间。
1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
2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听取各界人士、基层代表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时表示,“我们要清醒看到,当前企业特别是消费服务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总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保持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诸多风险挑战和不确定因素”。
PPI方面,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1.4%,降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5%,涨幅回落0.3个百分点。
伍超明指出,当前国内基建、地产需求释放对国内定价商品价格形成了一定支撑。不过,由于全球需求放缓,对PPI支撑减弱,叠加去年同期的高基数,未来几个月尤其是二季度PPI可能依旧会处于低位运行。
王青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认为,今年一季度PPI将延续弱势运行状态,因为上年同期基数明显偏高,加之新涨价动能有限,都会明显抑制PPI同比涨幅。
他补充道,尽管PPI走势偏弱,但无论是国际原油价格还是国内煤炭等主要工业原材料价格绝对水平都处在较高水平,还需要有关部门继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