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上海交通事故身亡者中,这个群体超一半,都存在这些行为
近期,
上海警方提供的一项
来源于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
让人颇感意外
日常出行量不高的60岁以上老人,在近两年涉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亡人事故中,占比竟超过一半。
他们交通安全的高风险
究竟来自哪里?
相关部门要如何为老人的出行安全
保驾护航呢?
老年人是事故高风险人群
工作日上午10点多,
记者在中心城区的一个路口,
留心观察了一会。
短短五分钟时间内,逆向行驶、占用机动车道骑行、驾驶代步车上路穿行,各种乱骑行的交通违法出现了三四起,而当事人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交警当场拦下一位逆行老人,一问之下,老人已经70岁。
而另一位用老年代步车出行的老伯,已经91岁高龄,搭在把手上的双手颤颤巍巍,当交警引导其停靠路边时,老伯还换错档位,加速倒起了车。这样的身体状态,再加上代步车违规上路,安全隐患不言而喻。
老人91岁高龄,双手颤颤巍巍
老人:“我到地段医院开药。”
交警:“我知道你们有难处,但是这个车是没有路权的,不能上道路行驶的。”
交警部门的统计显示,使用非机动车出行的老年群体中,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不在少数,本身的反应速度较慢,再加上交通规则和安全保护的意识较弱,使他们成为了事故高风险人群。
长宁交警支队四大队民警 周龙:
会选择抄近道、逆向行驶、或者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这些违法行为比较多一点。非机动车和行人他们身体都是暴露在外面的,而他们主要出行也就这两种方式,并且年纪大了之后,这种损害可能会更加严重。
去年,
上海的交警部门仔细排查了
涉及60岁以上人群
的非机动车和行人亡人事故中,
悲剧发生前,
他们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交通违法。
●有无视信号灯通行被撞的;
●有横穿路段中央,不走斑马线被撞的;
●也有路段内占用机动车道乱穿行后发生事故的。
来看看触目惊心的
公共视频画面↓
长宁交警支队事故审理大队副大队长 张亮:
比如一个轻微碰擦引发的交通事故,老年人倒地的时候,保护动作就会比较缺失,导致头部极大容易受伤,有些也会是波及生命安全。
交通管理如何“靶向用药”
惨痛教训摆在眼前,
如何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交警部门开始试点,针对60岁以上的出行群体,启动靶向管理策略,从事故中总结出一些道路交通设施设置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尽可能进行“适老化”的优化调整。
长宁辖区内仙霞路、威宁路这个路口,非机动车斜穿过街的需求量大,但与此同时,直行的机动车流量也不低,因此,路口小轿车与骑行人的走向存在交织的冲突点。
长宁交警支队三大队民警 罗子微:
威宁路路口南侧有威宁小学,平时一般都是老人接送小孩比较多,平时老人也不注意,非机动车左转弯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为了消除事故隐患,
交警部门在调研后对该路口
进行了二次过街的改造。
将非机动车斜穿过街改为了通过两个直角通过,并在老年人出行的高峰时段,安排警力驻守,消除交通冲突点。类似改造还包括:学校、医院附近的过街信号灯延时、人行天桥加装无障碍电梯、调整斑马线位置更靠近公交车站等等四十多处。
长宁交警支队勤务路设大队 副大队长 朱骁赟:
针对老年人进行一系列的征询以及优化的措施,大原则就是在尽量减少其他交通出行者的影响下,能适当地为老年人做一些倾斜。
当然,
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也至关重要。
交警部门会同属地派出所,把老年人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落地到了长宁16家为老助餐点,同时还对一些重点人群上门进行二次宣传和告知,采取和反诈宣传一样的招数,不厌其烦、多渠道反复提醒。
长宁交警支队车管宣传大队民警 杨颖:
根据大数据的信息,梳理出了近两年来发生在辖区的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和有责事故的人员信息,然后汇总成表,发送给属地派出所,由属地派出所开展上门。
一年“靶向管理”试点下来,目前长宁区内老年人的交通违法率、事故率和致人伤亡率确实都有明显下降。市级交警部门表示,这套隐患整治的方法,未来会在更多中心城区,尤其是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推广。
市公安局交警总队事故防范处民警 方杰:
我们还是会不断地去优化慢行交通,从各方面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和服务。
对于交通中
“适老化”的优化调整
坊友们有什么建议?
评论区说说!
来源:新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