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明朝太监排名 明朝太监

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宦官专权有什么危害

首先,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出现了宦官这种特殊的群体,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太监”。他们其 实并不是一种官职,而是一批专门侍奉皇帝和其他皇室成员的特殊奴仆。东汉以后,所有的宦官都用阉人来充当。

自古以来,历代皇朝都禁止宦官参与或干涉国家大事,但事实上,由于宦官与皇帝和皇室成员十分接近,关系密切,所以常常能窃取某些权力。

特别是在一些朝代的末年皇帝昏庸的时候,例如东汉、唐朝末年就都曾经出现过宦官专权的现象,而到了明代,宦官专权现象变得尤为严重。

明朝的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在皇宫内携刻铁牌,规定宦官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朝廷政事,对宦官控制很严。

可是,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权时,却是得到宫内太监提供的情报才成功的,所以,朱棣称帝后,开始重用太监,对宦官委以出使、专征、监 军等军政大权,如“七下西洋”的郑和就是内官监太监。

为了清除建文帝的余党,朱棣还设立了特务机构——东厂,由亲信太监掌管,专门缉拿“要犯”。东厂只对皇帝负责,不必经 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但在当时,皇帝还亲自掌管朝政,宦官尚且不敢擅权。

明代的宦官专权,大约始于明英宗正统年间。英宗当皇帝时年仅9岁,不懂国事,因而越来越宠信太监王振,使得王振的权势日益增大,飞扬跋扈,不可抑制。 王振假借皇帝的意旨,控制了朝廷上下,连英宗也时常被他所左右,从此开了宦官干政之端。

明英宗还授权太监审理囚犯,宦官从此又插手司法。后来,由皇帝批准,精锐的京军“团营”又归太监节制,从而开了宦官总领京军的先例。到了。明武宗正德年间,刘瑾等8个宦官勾结成 伙,人称“八虎”。 他们与一些大臣结成阉党,几乎控制了整个朝廷,发号施令,权擅天下。

就这样,明代宦官专权的局面一步步地形成,并发展成了明代政治上的一大“毒瘤”。因为太监这种人毕竟是身体有缺,导致心理不健全,思想扭曲,他们做出的政策也就不可避免的比较极端,严重的危害到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文明的进步!

 明朝太监排名 明朝太监


历朝历代以来,宦官擅权常被作为朝政不修的源溯,而为祸最烈者无出明朝之右。明太祖时,曾铸铁牌置宫门内:“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明成祖给宦官委以出使、专征、监军、分镇等军政大权。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亲信宦官掌管,后来例用司礼监太监提督,开宦官干政之端。

明宦官专权,始于英宗时之司礼监太监王振。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机构发达,权力广泛。

 明朝太监排名 明朝太监


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

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明朝太监排名 明朝太监


票拟制度——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替皇帝在大臣的奏章上“批红”,成为皇帝的代言人,甚至利用职权之便擅自更改内阁的票拟。

1.明朝中期以后,君主不问政事,导致奸臣把持朝政。奸臣把持朝政,又加深和表现了政治腐败,加深了社会危机。王振、刘瑾势倾天下,严嵩把持朝政,都是生动的例证。

 明朝太监排名 明朝太监


2.明中后期皇帝不理政事,使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宦官先后专权,政治局势更加混乱.

3.宦官专权,土地兼并严重,对农民经济剥削加重,加上天灾不断,农民被迫起义,推翻了明朝的腐朽统治。

《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条:“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明代首辅权虽重, 而司礼监制权又在首辅上。”

 明朝太监排名 明朝太监


英宗 王振 司礼太监 1435-1449

曹吉祥 司礼太监 1457-1461

门达 锦衣卫指挥使 1463

宪宗 汪直 西厂提督太监 1477-1483

孝宗 李广 太监 1488-1498

武宗 刘瑾 司礼太监 1506-1510

 明朝太监排名 明朝太监


钱宁 锦衣卫指挥使 1513-1521

神宗 冯保 司礼太监 1572-1582

矿监、税监 1583-1620

熹宗 魏忠贤 司礼太监 1620-1627

毅宗 曹化淳 司礼太监 1628-1644

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表,是其得以专权一因。

 明朝太监排名 明朝太监

大家觉得是不是这样呢?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1条关于明朝太监的问题「明朝为什么会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宦官专权有什么危害」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明朝太监排名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