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务工,增收顾家两不误。我与爱人在此务工,每月有8000多的工资呢!”2月2日,万山区高楼坪乡林海村生猪代养基地,村民田三妹笑呵呵地算起了收入账。
田三妹是林海村吴家组村民,家中有两个老人、两个小孩,去年5月,她与爱人一起进入该村生猪代养基地务工,告别了过去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的日子。
林海村全村17个村民小组,共有208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85户,早些年因村里没产业,生计需求,多数年轻人纷纷选择外出打工,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自脱贫攻坚以来,该村一直在谋求产业发展路子。2018年4月,该村党员干部前往玉屏温氏集团考察生猪养殖产业,觉得这个产业投资少、风险小、效益稳定,适合林海村这种没有产业基础的“空壳村”,并与温氏集团达成协议。 2018年7月,经过党员群众大会集中讨论,该村确立了走生猪代养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
2019年9月,总投资300余万元的生猪代养基地正式建成,基地占地20余亩,最多可容纳2200头生猪。由村里成立铜仁市万山区林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聘用农户养殖,当年共代养1800头猪,盈利约40万元。
2020年,该村将养殖基地以一年50万元的价格租给正邦公司,后因正邦公司经营问题,双方未在继续合作。
2022年3月,该村将养殖场以每年20万元的价格租给村里养殖大户吴绍武,租期3年。吴绍武介绍:“我们采用现代化养殖模式,喂养、排粪都实现自动化,现共养殖了2100头生猪,每年可出栏两批次,年收入可达40余万元。”
“目前,村里每年可稳定获得2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分红。去年,全村实现村集体经济分红4.8万元。”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大庆说,生猪代养既能有效盘活闲置的土地资源,又能通过养殖大户带动更多人创业,一举两得。
如今,通过发展生猪代养产业,林海村一条不断拓宽群众产业的致富之路正在成为现实。卢大庆介绍,接下来,该村计划再建一个规模达2000头牛的养牛基地,继续采用租出去的方式,预计每年可稳定获取租金50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阳
编辑 葛永智
二审 郭进
三审 朱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