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许地山的文章 许地山的生平介绍许地山生平介绍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落花生,出生于中国台湾,毕业于燕京大学,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他于192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文章目录:

  1. 许地山的生平介绍许地山生平介绍
  2. 许地山简介是什么?
  3. 许地山简介20字左右

一、许地山的生平介绍许地山生平介绍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陵伍族,笔名落华生、落花生,出生于中国台湾,毕业于燕京大学,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他于192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他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是二十世纪中国在大学开设梵文课的华人第一人和当代华人研究印度学的先行者。

出生日期:

1894年2月3日

出生地:

中国台湾

逝世日期:

1941年8月4日

逝世地:

中国香港

毕业院校:

燕京大尺弊学

代橘亏表作品:

空山灵雨 缀网劳蛛

危巢坠筒 道学史 印度文学

落花生

二、许地山简介是什么?

许地山简介

(1893~1941)现代小说家、散文家。笔名落华生,原籍台湾台南。寄籍福建。文学会发起人之一。

192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神学士学位。后留学美国、英国,赴印度研究佛学。回国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前后在香港大学任教,并从事进步文化活动猛老含。

创作的小说中表现出含兄爱国主义和枝笑民主主义倾向,著有《空山灵雨》《坠网劳蛛》等作品;翻译了《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等文学作品;编著有《印度文学》及《中国道教史》等。

三、许地山简介20字左右

许地山

许地山(1893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男,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

妻子周俟松,为晚清民初诗人周大烈早野弊的六女儿。

中文名

许地山

外文名

Xu Dishan

别名

名赞堃,字地山

国籍

中国

民族

人物关系

许南英

父亲

快速

导航

作品特色主要作品人物评价人物成就人物纪念家庭成员

人物生平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许地山

1893年2月3日,许地山生于台湾台南。[1]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台湾被占领后,举家迁回大陆,于福建龙溪落户。

三岁时,许地山随父漳州定居。

四岁时入私塾读书。

不多时,许地山家道中落,开始自谋生计。他在石码眉麓小学当过教员,也曾在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2]

民国二年(1913年),许地山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

民国四年(1915年)12月陆族,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脊肢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

民国六年(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

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3]

民国十年(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

民国十一年(1922年)2月10日,许地山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缀网劳蛛》,为其早期的代表作。1922年8月,许地山与梁实秋、谢婉莹等到美国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学习。

民国十三年(192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以“研究生”资格进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史、印度哲学、梵文、人类学及民俗学,两年后又获牛津大学研究院文学学士学位。

民国十六年(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在汉口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许地山和郭沫若、茅盾、巴金、夏衍等45人当选为理事。当时大批文化人与青年学生流亡到香港,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会员通讯处”,许地山任常务理事兼总务。

民国三十年(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4]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3条关于许地山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许地山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