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吾和于右任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人和教育家,二人在教育和文化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吴新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和校长。他倡导“教育救国”的理念,主张通过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来振兴中国。
于右任则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文化人。他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的教授和校长,同时也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之一。
吴新吾和于右任在教育和文化领域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早在1918年,吴新吾就与于右任等人共同创办了《文化生活》杂志,该杂志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此外,吴新吾还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文科系主任,而于右任则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多年,两人在教育界也有过多次合作。
总之,吴新吾和于右任都是中国近代文化和教育领域的杰出代表,两人在教育和文化领域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为中国现代文化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85岁,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斗口于村,中国近现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原名伯循,字诱人,尔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别署“骚心”“髯翁”,晚年自号“太平老人”。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长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同时也是中国近代书法家,是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创办人和复旦大学、私立南通大学校董等。
1879年(清光绪五年),于右任出生于陕西三原县东关河道巷。
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县学,成为秀才。
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在三原宏道书院、泾阳味经书院和西安关中书院继续求学,受教于刘古愚,与吴宓、张季鸾并称为“关学”余脉。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参加岁试,以第一名成绩补廪膳生,被陕西提督学政叶尔恺誉为“西北奇才”。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光绪帝出逃西安,参加“跪迎”,写下诗篇,自编成《半哭半笑楼诗草》,于1903年冬在三原印行。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清廷下令拿办于右任。于逃离开封到上海,化名刘学裕,入马相伯创办的震旦学院读书。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于右任出钱、出关系另行筹组复旦公学(今复旦大学),中秋节正式开学。
1906年4月(清光绪三十二年),于右任为创办《神州日报》赴日本考察新闻并募集办报经费,在日本得会孙中山,并加入同盟会。
1907年起(清宣统二年),先后创办《神州日报》、《民立报》积极宣传民主革命。
1912年春,于右任辞职,回上海继续办报。“二次革命”失败,《民立报》被查封,于避居日本,从事反袁斗争。
1922年10月,于右任创办上海大学并担任校长。1924年,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右任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
1926年,与冯玉祥、刘觉民等人解救西安之围,出任驻陕总司令。担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
1928年9月,担任私立南通大学校董(1930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学更名为私立南通学院)。
1929年始,从事历代草书之研究,1932年发起成立草书研究社,创办《草书月刊》。
1932年秋,筹备建设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964年,因为政治原因而长期郁闷成疾,病逝于台北
是
最早的复旦大学是于右任创办的,提到于右任,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里,他是民国四大书法家之一,尤其是他的草书,独开生面,自成一体,誉为“标准草书”,而最早的复旦大学校名,也是出自于右任之手,他所题写的“国立复旦大学”,不仅严谨,而且也难得一见,这六个大字题写的十分别致,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吧。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3条关于于右任的问题「吴新吾与于右任的关系」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于右任书法作品集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