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贝茵体;bainite 又称贝茵体。钢中相形态之一。钢过冷奥氏体的中温(ms~550℃)转变产物,α-fe和fe3c 的复相组织。用符号b表示。贝氏体转变温度介于珠光体转变与马氏体转变之间。
文章目录:
钢在奥氏体化后被过冷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以下,马氏体转变温度区间以上这一中温度区间(所谓“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转变而成的由铁素体及其内分布着弥散的碳化物所敬返缺形成的亚稳组织,即贝氏体转变的产物。
该组织具有较高的强韧性配合。在硬度相同的情亮辩况下贝氏体组织的耐磨性明显优于马氏体,因此在钢世世铁材料中基体组织获得贝氏体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钢在化后被过冷到珠光体转变温度区间以下,转变温度区间以上这一中温度区间(所谓“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转变而成的由及其内分布着弥散的碳化物所形成的亚稳组织,即贝氏体转变的产物。
30年代初美国人e.c.bain等发现低合金钢在中温等温下可获得一种高温转变及低温转变相异的组织后被人们称为贝氏体。
该组织具有较高的强韧性配合。在硬度相同的情况下贝氏体组织的耐磨性明显优于马氏体,因此在钢铁材料中基体组织获得贝氏体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贝氏体等温淬火:是将钢件奥氏体化,使之快冷到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260~400℃)等温保持,使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的淬火工艺,有时也叫等兄姿温淬火。一般保温时间为30~60min。
贝氏体;贝茵体;bainite
又称贝茵体。钢中相形态之一。钢过冷奥氏体的中温(ms~550℃)转变产物,α-fe和fe3c
的肢纤复相组织。用符号b表示。贝氏体转变温度介于珠光体转变与马氏体转变之间。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偏高区域转变产物叫上贝氏体(up
bai-nite)(350℃~550℃),其外观形貌似羽毛状,也称羽毛状贝氏体。较差,生产上应力求避免。在贝氏体转变温度下端偏低温度区域转变产物叫下贝氏体(ms~350℃)。其冲击韧性较好。为提高韧性,生产上应通过热处理控制获得下贝氏体。
贝氏体产生在等温淬火处理后的组织中。
在金属热处理过程中,钢的过冷奥氏体在中温(珠光体转变和马氏体转变的温度范围之间)发生的转变。钢铁热处理理论的奠基者美国人贝茵(E C Bain)在1930年首先发表了这种转变产物的光学金相照片,后来人们把这种转变产物命名为贝氏体。
到1939年,美国人梅尔(R.F.Mehl)把在这个温度范围上部的转变产物称为“上贝氏体”);在这个温度范围下部的转变产物称为“下贝氏体”。
关于贝氏体的定义和转变机制,是固态转变理论发展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它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学派,即以柯俊为代表的切变学派和以美国人阿洛申(H.I.Aaronson)为代表的扩散学派,以及介于两个学派之间的一种所谓转变机制转化连续性和阶段性理论。
贝氏体的分类:
1、按贝氏体形成所处的温度分类,分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在贝氏体C-曲线的上部温度区(Bs点到鼻温附近) 形成上贝氏体,在贝氏体“鼻温”以下至Ms点附近的较低温度区形成下贝氏体。
以38Cr Mo钢的TTT图为例所标陆卜纳明的那样,该钢贝氏体的鼻温约400 ℃,Bs点约为500 ℃,马氏体点Ms为320 ℃。
2、按组成相分类,可分为无碳化物贝氏体和有碳化物早没贝氏体,这是贝氏体组织的两种基本类型。无碳化物弊改贝氏体中包括准上贝氏体、准下贝氏体、粒状贝氏体等; 有碳化物贝氏体是在贝氏体铁素体基体上分布着颗粒状的或短片状渗碳体或ε碳化物,称为“有碳化物贝氏体”。
3、按贝氏体形态分类,可分为羽毛状贝氏体、粒状贝氏体、柱状贝氏体、条片状贝氏体、针状贝氏体、片状贝氏体、竹叶状贝氏体、正三角型贝氏体、“N”形贝氏体、蝴蝶形贝氏体等,名称很多,形形色色,不必纠缠众多形貌的名称,只需从本质上认识即可。
4、按碳含量分类,可分为超低碳贝氏体、低碳贝氏体、中碳贝氏体、高碳贝氏体。工业上常称为超低碳贝氏体钢、高碳贝氏体钢等。
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珠光体四者均是材料的组织名称。其中珠光体是由奥氏体发生共析转变同时析出的。当奥氏体过冷到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和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之间的温区时,将发生由切变相变与短程扩散相配合的转变,其转变产物叫贝氏体或贝茵体。
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孪晶。在加热转变刚刚结束时的奥氏体晶粒比较细小,晶粒边界呈不规则的弧形。经过一段时间加热或保温,晶粒将长大,晶粒边界纯简稿可趋向平直化。铁碳相图中奥氏体是高温相,存在于临界点A1温度以上,是珠光体逆共析转变而成。
马氏体转变同样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Ms-Mz)连续进行的,当温度达到Ms点以下,立即有部分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
扩展资料:
奥氏体的性能:
1、奥氏体是最密排的点阵结构,致密度高,故奥氏体的体积质量比钢中铁素体、马氏体等相的体积质量小。因此,钢被加热到奥氏体相区时,体积收缩,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珠光体等组织时,体积膨胀,容易引起内应力和变形。
2、奥氏体的点阵滑移系多,故奥氏体的塑性好,屈服强度低,易于加工塑性成形。因此,钢锭,钢坯,钢材一般被加热到1100˚C以上奥氏体化,然后进行锻轧,塑性加工成材或加工成零部件。
3、一般钢中的奥氏体具有顺磁性,因此奥氏体钢可以作为无磁性钢。然而特殊成分的Fe—Ni软磁合金,也具有奥氏体组织,却具有铁磁性。
4、奥氏体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大,比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平均线性膨胀系数高约一倍。故奥氏体钢可以用来制造热膨胀灵敏的仪表元件。除渗碳体外,奥氏体的导热性最差,尤其是合金度较高的奥氏体钢更咐禅差,所以,厚钢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应当缓慢冷却和加热,以减少温差热应力,避免开裂。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1、奥氏体悄锋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组织,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
2、当奥氏体过冷到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和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之间氏慎的温区时,将发生由切变相变与短程扩散相配合的转变,其转变产物叫贝氏体或贝茵体。
3、马氏体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马氏体的晶体结构为体心四方结构。
4、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一起组成的机械混合物启核晌用符号“P”表示。碳素钢中珠光体组织的平均碳含量约为0.77% 。
5、索氏体指的是钢经正火或等温转变所得到的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索氏体,是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600倍以上才能分辨片层的细珠光体(GB/T7232标准)。
6、通过奥氏体等温转变所得到的由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极弥散的混合物。是一种最细的珠光体类型组织,其组织比索氏体组织还细。钢经淬火后在300~450℃回火所得到的屈氏体称为回火屈氏体。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4条关于贝氏体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贝氏体的内容请站内查找。
上一篇
自制酵素洗脸的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