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注意过文件管理器或大部分网页
都有的那串大于号呢
在电脑和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
这个不算起眼的小设计
为用户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安全感
无论走了多远
你总能找到回“家”的路
于是它有了个名字——面包屑
这是一个出自《格林童话》糖果屋的典故
当然,这其中可能带有些许的反讽意味
因为在原作中
面包屑被鸟吃了没起什么作用
展开全文
虽然,迪士尼在1982年出过一部糖果屋的改编电影
但和同样出自《格林童话》的
灰姑娘、白雪公主和睡美人相比
糖果屋就显得低调多了
大概是因为无论怎么“净化”
这故事都相当地黑暗
更没有什么光鲜亮丽的公主型角色
主角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兄妹二人
韩赛尔与格蕾特他们被父母遗弃
在森林里迷了路进了糖果屋
这个糖果屋可不是巧克力工厂
那种还算温馨又有教益的地方
而是完完全全由坏女巫制造的陷阱
为的就是引诱小孩上门然后养肥、吃掉
遗弃儿童、谋杀、食人
确实是相当的少儿不宜啊
但并不代表它的生命力就不顽强
从1909到2013年有至少49部改编或借鉴自它的电影
这其中大部分自然是面向成年观众的
并且不管是什么语言、时代、类型
都会相对严肃地探讨
面向儿童(或成人)的犯罪或伤害
以及表现社会在儿童保护方面的突出矛盾
某种程度上来说糖果屋之所以经久不衰
就是因为很少有其他故事如此坦率地让我们思考
当父母自身的生存都有困难时
又该如何面对他们的后代呢?
孩子究竟是累赘还是福报?
他们又能否信任大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
家的本质是什么?
是否只能由自己创造而非与生俱来?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不妨从《千与千寻》开始
那就是一部非常明显带有《糖果屋》元素
但又不那么阴暗的电影
这里是光场,我们下次再见!
本期互动
提问:你还看过哪些有“糖果屋”元素的电影?
参与留言,官方精美周边随机掉落~
温馨提示:将华谊兄弟公众号设为星标或点击文章右下方在看,即可第一时间接收到华谊兄弟的最新消息~
-END-
-长按指纹,即刻开启「娱乐+」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