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任
2015年4月10日,一位名叫金友之的96岁老人因心力衰竭和肾脏衰竭,彻底与世长辞。
他的离世,在社会上引起了一阵不小的轰动。因为他的第二个名字叫做爱新觉罗·溥任。
溥任这个名字,对于大众可能比较陌生。可爱新觉罗总不会没听过吧?这可是清朝皇族的姓氏。
溥任的奶奶是慈禧,大伯是光绪,哥哥是溥仪。可以说,清朝的最后几十年,被这几个人牢牢掌控在手里。
生在皇家,关系必然不可能简单。在溥任出生的十多年前,慈禧与光绪之间已经是一团糟乱了。
光绪在位的几十年,始终被慈禧牢牢辖制着。他整个人都是阴郁、木讷的,就像一个真正的傀儡一般。
慈禧手段滔天,她对待光绪就像对待一颗普通的棋子一般,毫无感情。
在一些清代的书里,也记录着一些慈禧和光绪之间不甚和睦的故事。
光绪十四年时,光绪帝去东陵时,看见草地上有一群像云朵一般又白又胖的羊,不由得心生喜爱。
近侍告诉他,这种动物叫作羊。
光绪便兴致冲冲地买回十几头羊,打算圈养在宫里。可宫内并没有那么大块草地供羊群生存。
于是光绪打算将羊放到天坛里圈养。而天坛内的官员并不知道这些近侍是奉了皇帝的命才带着羊群来的,因此拒绝让他们入内。
恼羞成怒地近侍狠狠地殴打了官员。
事后官员发现此事确实是光绪吩咐的,羞怒得上吊自杀了。
光绪帝
慈禧听闻此事之后,便将光绪狠狠斥责了一顿。光绪却质问:“你能在宫里养数十种品种的狗,我却不能养几只羊?”
对于光绪,慈禧确实是双标的。而对慈禧,光绪也确实是叛逆的。
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基本上慈禧都会稳占胜利的那一端。
但慈禧也并不是什么良善之人。有一次,宫人帮慈禧梳头,不小心梳掉几根头发,惊慌得不知如何是好。
仅仅因为如此,慈禧便让人将他打得血肉模糊。
慈禧恐怖的程度,已经到了孩提听闻她的名字,都要吓得哭泣。
被慈禧操控了这么多年,光绪不是没有想过要反抗的。他关爱百姓,有着改变中国的抱负和展望。
慈禧
可当光绪提出推行新政时,慈禧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她从来没有将他当成皇帝看待过,他又凭什么能有话语权呢?
这些纷纷扰扰多少影响到了溥任出生以后的生活,总有人指着他的鼻子说:“你的奶奶是慈禧,你也不是什么好人吧?”
溥任只淡淡地摇摇头。虽然生为皇家人,但他是不愿意纠缠进这场混乱之中的。他哥哥溥仪便是血的教训。
光绪帝因病重驾崩之后,慈禧需要一个新的傀儡。那时最合适的人选,便是3岁的溥仪。
然而在光绪帝驾崩不久,慈禧也驾鹤西去了。
溥仪虽顺利上位,却没有任何权利。才上位没几年,裕隆皇太后便颁布了《退位诏书》。
慈禧
溥仪的日子过得还算不错。即使失去了皇帝的身份,吃穿用度也是照着皇帝的排场来的,若是能接受这种被软禁的状态,也不能说过得不愉快。
后来溥任听溥仪讲起从前的生活时,却是连连摇头。这样的生活有什么继续下去的意义呢?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吗?
在这个世界上,能找到被需要的感觉吗?
溥任不禁后怕地拍拍胸口,若是他,宁愿一分钱不要也会逃走。
在溥仪退位6年后,也就是1918年,溥任出生了。
那时的爱新觉罗氏早已没有往日那么风光。
溥任从小生活在醇亲王府内,对外的认知全部来自于父亲。偶尔,溥任也会跟着父亲去紫禁城里探望溥仪。
溥任
他对溥仪的印象,是一个被关着的、可怜的大哥哥。由于血缘的关系,溥任感到有一些难过。为何他不能像自己一样自由自在呢?
两兄弟虽然没见过几次面,但却是在意彼此的。他们之间的感情就如一根钢丝线,算不得多浓烈多粗壮,但断不开。
在溥任6岁那年,溥仪被痛恨清朝的军统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无处可去的溥仪选择回醇亲王府和家人一同居住。
在那几年,溥任感受到了一种平淡的幸福欢乐。可这样的快乐并没有持续多久。
若说溥仪被架上去是无法选择之举,那么后来溥仪则是自愿参与进去的。
溥任
在紫禁城居住多年,他早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家。对于那些虎视眈眈监视他的军统,溥仪无疑是痛恨的。
他仍妄想着有一天能够复辟自己的王朝,能够重新坐回那个位置。对比这些,家人和亲情好像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1925年,溥仪迁移到天津租界的张园和静园。那时,日本正愁找不到机会搅乱中国,而溥仪变成了最好的棋子。
日本抱着与慈禧一样的想法:弄一个自己的傀儡皇帝。第一步,就是先腐蚀溥仪的心智。
他们首先给溥仪提供良好的生活,让溥仪能够出入只对外国人开放的场所。溥仪的生活越来越奢靡,他得到了外国人的礼待和普通人享受不到的待遇。
溥任
日本人就是想营造一种感觉,只有依附他们,只有重新成为皇帝,才能够享受这样的生活。
溥仪在一点一点被侵蚀,可他却没有感觉到,他甚至认为,日本人就是他坚强的后盾。
沉浸在这样的思想中,他决定让溥任和父亲载沣都到天津去。
在溥仪到天津四年后,兄弟俩再次重逢。
溥任人比较朴实,看东西的视角也和溥仪不一样。他不明白为什么哥哥有这样深的执念,一定要重新做回皇帝。
很明显,日本人就是在利用他,他却要与虎谋皮。
在溥任看来,平平淡淡的日子没什么不好,只要能和家人在一起就是幸福。
可以说,溥任的身上虽流着皇室的血液,却没有什么皇室的傲气和执着。
溥仪
而溥仪并不这么想。他要是知道溥任的想法,只会骂他一句没骨气。
几年后,溥仪还是达成了自己的心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很快将东北占领。
他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溥仪就是他们的傀儡皇帝。
在此期间,载沣带着溥任多次探望溥仪,却发现他已经受到日本人的掌控,再也没有反抗的余地。
载沣痛心不已,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日本人的扶持下做皇帝,和叛国又有什么区别呢?
尽管溥仪多次想将载沣留下,可载沣始终称病,不愿搅在这一池浑水之中。
离开后,他语重心长地叮嘱溥任:“不要像你哥哥那样,被权势迷了双眼啊!”
溥仪
溥任认真地点了点头。在这个家中,也许只有这父子俩的心意最为相通了。
在那时,溥任就隐隐下定决心。如果能结束这乱世,有个脚踏实地生存的机会,他一定会好好珍惜。
许是上天怜悯,溥任的愿望起了效果。
经过长时间的抵抗,抗日战争终于结束了。战后,溥任的哥哥不知所踪。可他没空理会,因为他即将面临醇亲王府不知会被如何处置的尴尬情景。
失去了这个住所,他和父亲将失去所有的庇佑,因此溥任的心里是急得不行。
而那时,溥任已经被迫将名字改为金友之,因为按照条例,爱新觉罗家族的人需要全部更改姓名。
在那危急之时,溥任听闻有规定说,如果将前清王府拿来举办教育事业,就不会被没收。
因此溥任和载沣一合计,便在醇亲王府里办了一所学校,名叫“竞业小学”。
这比较符合溥任的展望。溥任从小便受着良好的教育,但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手艺。
和哥哥溥仪不同,他对皇室和奢靡的生活并不留恋。因此他看得通透,知道清朝已经是“大限将至”。
溥任曾经想过自己,如果失去了皇室的庇佑能做什么。思来想去,便是做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
如今也算圆了自己的一个梦。
“竞业”小学很快风风火火地开起来了。溥任一手操持家中事务,另一边还要管理学校里的孩子们。
溥任
经费紧缺时,溥任只能变卖家中的物品,来维持学校生存。
久而久之,金老师的名声便渐渐传远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学校也渐渐丰盈起来。
然而醇亲王府不仅仅是一个王府,里面珍藏有上千册原版古籍善本和各式各样的古董奇珍。
大把多人对着这个地方虎视眈眈。
不久之后,国民党便进驻了王府正宅。而溥任和父亲载沣被赶到了醇亲王府的花园一角。
这让载沣气得不轻。住了几十年的家,却被别人侵占,不属于自己了。而且,还没有任何反抗的理由和能力。
这样的郁结心理使载沣的身体越来越差。
溥任
在新中国成立之时,溥任便和载沣一起将府中值钱的珍贵文物一起捐献给国家历史博物馆,一些古册也全数捐给了北大图书馆。
他们还将王府出售给北京高级工业学校,而自己却搬到了东城一家普通的院子里。
这个四合院破旧、年久失修,但溥任一点也不介意。在溥任的影响下, 载沣也慢慢地看开了。
本以为没了宝物,没了觊觎的人,日子就会慢慢变好。
谁知,在1951年时,载沣因感冒发烧,诱发尿毒症后离世了。
不知不觉间,家里竟然只剩下溥任一个人了。
父亲的离开给溥任给了不小的打击。相依为命的两个人,却有一个人突然倒下,溥任感到无比的孤寂。
溥仪
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而是继续自己的教育事业。
虽然自始至终,溥任在爱新觉罗家族里只扮演者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但活到最后的,也是溥任。
他就像一颗低调不招摇的向日葵,抱着积极阳光的心态一路向前。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溥任彻底抛弃了爱新觉罗这个姓氏,做起了人民教师金友之。
说来可能没人信。一个皇室之后,竟然甘愿忍受一个月几十块钱的工资,去做一名老师。
在父亲去世后,溥任先后到西板桥小学和厂桥小学教书,以微弱的工资供养着自己的几个子女。
在这几十年的清贫生活中,溥任又陆续捐献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字画。
溥任
根据记载,他先后3次分别向文化部文物管理局和北京图书馆等单位捐献了“醇亲王宝”金印和镀金册、铜镜、八音盒等珍贵文物共28件及《二十四史》等古籍7121册、清朱批谕旨14包等重要文物。
若是溥仪,一定舍不得将这些给出去。
可溥任对这些东西并没有什么归属感。他并不怎么渴望钱财,也知道自己留着这些也没用,不如捐给国家,皆大欢喜。
对比起皇室,他更像一个脚踏实地的普通人。
溥任还经常举办画展。闲暇时间,他喜欢画一些山水画。久而久之,囤积起来的画也足够举办画展了,而这些画展,大多都受到好评。
溥任
足以证明溥任其实是个颇有才华的人,只是他的个性并不是引人注目的类型,他也不喜欢与别人去争抢。
因此,溥任成了家里最默默无闻的人。
大家都知道金友之老师,却不知道金友之还叫做爱新觉罗·溥任。
1959年,溥仪得到特赦。两兄弟再次相聚。而此时,他们已经不再年轻了。
俩兄弟坐在破旧的屋子里,聊着从前的过往和故事。
也许溥仪也没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有一天豁达的接受了贫穷的生活,还和自己瞧不太上的弟弟聊得火热。
听着溥仪的故事和遭遇,溥任不断地爆发出感慨。
“真是惨啊!”
“是我的话我肯定不会这样做!”
虽然是亲兄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好在现在二人又得以重逢,也许载沣在天上看到这一幕,也会觉得欣慰吧。
1967年,溥仪病故。
溥任没有显得多难过。他是个很理智的人,一生也没怎么发过大脾气。因为他将一切都看得很通透。
他知道皇权终究是要衰落的,知道爱新觉罗终究是要衰败的,知道溥仪最终还是会离开的。
与其过分沉溺于难过,不如打起精神来过好自己的日子。过了许多动荡的日子,他彻底明白,珍惜眼下的幸福是最重要的事情。
尽管心里难过,可他该教书教书,该买菜买菜,一点也没有受到溥仪离世的影响。
这样清贫的日子维持了几十年都没变过,溥任其实是一个很淡泊名利的人。
溥任遗照
溥任的字画是有很多人相求的,只要他愿意高价卖出。可他却从未因此而求过报酬,因为他觉得文化的交流是无价的。
溥任还非常热衷于公益事业。尽管赚的不多,日子也清贫。可他将他多余的一切都投进了公益事业里。
1991年,溥任将自己为数不多的书画款10000元捐给了北京郊区的
檀营满蒙小学。1994年,他又将自己书画售得的60万日元捐给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真的很难想象,一个人在钟鸣鼎食的家庭中长大,却不贪恋一分一毫的财富。
这也许就是溥任与家族里其他人看起来截然不同的原因。
2015年4月10日,溥任在自己的四合院里悄悄地与这个世界告了别。在他死后,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他竟然叫爱新觉罗·溥任,原来他竟然是溥仪的弟弟。
他没有溥仪那样轰轰烈烈的生活,可看完他生平的奉献,竟然没有一个人说溥任不好。
脱离皇室的身份,他就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