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马子明自传”--十、洛南县第三区三个月……

目录

展开全文

《马子明自传》

十、洛南县第三区的三个月

1.人员情况

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二日,已决定派我到洛南县第三区(底张)工作,担任书记兼区长。当天,跟随洛南县委书记温绍孔、县长曲书城同志,先到磨头,晚上回到阔别二年多的老家庙沟。先挨门看望了一下老邻居和母亲、兄弟、妻子,叙说了一下在外的大致概况,次日即到暂借作第三区的办公地方——底张的地主锁正处家的窑洞,正式开始工作。

开始人员很少,我被命为区委书记兼区长,郑廷玺为武装队长,张世杰、王文周同志分别为农会主席和土改工作队队长,郭小丑同志当然也跟随我来了,就这几个人。继之郭振亚、贾廷贤、赵同云等同志也来了。后来,曲书焦同志来作副区长,曲书范同志来作秘书与后勤工作,还有马康生 、马子仁、马鸿杰、马知礼以及县上介绍来的孙点兴等几人,均搞群众土改工作。老八路掉队战士马荣先领着雇工李富有、李治中,郑保生、李流升等人,均到通讯班执勤、搞保卫与通讯等工作。

2.紧张的活动

执政问题,尤其是解放初期,是翻天覆地的斗争,千头万绪,十分复杂,任务接踵十分繁重。首先应该是安定民心,组织人员搞枪支弹药,先把自己武装起来,压住阵脚。同时,搞借粮食、派担架、搞支前。

九月二十二日,赴中山镇查看经竹园沟时,为了搞好争取地方武装为我所用工作,冒险到田雨霖(后被我们镇压)家,我详细讲了党的统战政策,他当时很满意,走时他还送我二八手枪一支。

九月二十五日,东进支队卫生部先遣人员来通知说,马上有三千人马要到这里驻扎,我立即开会进行安排。

急性土改工作,当时是七天计划,五天完成,口号是:走马点火,群众抄家,人人点火,到处冒烟。同时,又要扎根串连,访贫问苦。因此,我曾亲自到各村里去指挥分配土地、财产问题。

九月三十一日,我区政府由于情况危急,搬迁到大阳村。就在此时,我的家兄马知礼回庙沟村了解农会情况时,不幸壮烈牺牲!

十月二日得知,中山镇匪首刘玉堂,结合当地地霸袭击我洛南县委副书记张士遇所带武装,组织干事张兴华同志英勇牺牲,贡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此后形势紧张,洛南县政府机关即向二区迁移,而我区人员仍坚持就地打游击,坚决顽强对敌斗争。在毛园岭上的一次战斗中虽然打死打伤一些敌人,但我方竹园沟民兵队长张米贵与程览均二同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十一月三十日,我方武装至中山镇打死梅成喜、马松等六名敌人。因此,匪霸头子张青等人对我恨之入骨,誓必活捉我。并且扬言要抓住我,必须先打死我的警卫员郭小丑。

在底张原上和前坡寨,我、张世杰、马子仁等率同志们在与匪首张青作战中,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决抵抗,九死一生,我虽没负伤,可紧挨我左臂的一位同志,右腿受伤严重,乃以担架送回。后区部又转移至黄村炮楼上。形势紧张时,我曾躲在吴克良同志家住过一夜。

由于我们在急性土改中急欲打开局面,推行了“不要怕乱,群众要求就是方针”的一些“左”政策,曾搞过过火的乱打乱杀,曾乱棍打死了数人。作为书记兼区长的我,预先一点也不了解具体情况,待事后才听到一些事例。由于当时党内进行“反右倾”运动,上级领导又一再强调,所有干部要“政治站队”,要求必须坚定阶级立场,所以自己不敢去过问、及时纠正无组织、乱杀人的问题。现在回忆起来,自己不无责任,以后工作中,应引以为戒!

3.裴昌会匪军东犯

农历十二月初,我们三区的部分人员还在黄村住。一天早上,裴匪的大队人马像蚂蚁般的从通天沟一线向东推进,眼看我们已受包围,不得不迅速向东撤退去靠近县政府。在敌人追逐下,边打边撤。中午到达中方村,与县长曲书城同志会合。这次县政府部分人员突围,有些同志被俘,而独立营连长杨俊杰等同志以及郭振亚同志,分别在通天沟、柴窑等地英勇牺牲。发生了洛南县第一次损失较大的“西山底事件”,县大队付政委廖聪秀和李文英等同志在西山底村被俘,后解押到王范镇英勇就义;其余被俘的曲鸣都及农会温绍文等一些人被押送西安“劳动营”。

我们在中方的党政及民兵人员,当晚跟随县领导,秘密的顺岭奔上南山。因积雪较深,人烟稀少,而我们干部民兵和家属以及牲口等太多,上山前又无准备,吃住自然都十分困难。有的生病,如年仅十六岁的郑保生,身上生疮难以走路,即准予返回老家隐蔽。后来大队伍转到东山,那里有个“出溜沟,”山高坡陡,冰雪更滑,下坡时人畜均不能步行,两条腿并在一起往下出溜。看下去实在危险,可到底还是平安的下去了。从此以后,凡是经过这个地方的同志,都戏说成为“出溜沟毕业”的。

不久,武装人员即从陈吴峪的后沟下至山根的几个小村,展开游击活动。边侦察敌情,边开展群众工作,边打小型战斗,以至年终。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精彩内容

十一、动荡的一九四八年

作者简介:杨小沪,男,洛宁县景阳镇人,1947年生,中教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