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0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来源:尹建莉父母学堂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无意间刷到一个女孩发布的视频。
她说自己养的鼠鼠马上半岁了,因为鼠鼠的寿命只有两三年,女孩就打算给它过个生日。
于是,温馨感人的一幕出现了——
女孩的爸爸给鼠鼠做了满是坚果的小蛋糕,还给它拍了本写真集;
女孩的舅姥给鼠鼠准备了一桌子的美食;
女孩的哥哥人在外地,但也给鼠鼠寄来了生日礼物。
然后大家围在一起,给鼠鼠过生日。
评论区里,艳羡声一片:
忍不住羡慕宠物鼠:这鼠鼠命真好,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我都没有过这么好的待遇……
咳,哪里是羡慕鼠鼠啊,看上去享福的是它,实则被爱围绕着的,是这个女孩子啊!
她的情感需求,被照顾、满足得很好,这种发自灵魂的幸福感,才令人艳羡。
很多时候,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力量,并不是外在的物质,正是这些看不见的情感。
这种直击灵魂的幸福感里,至少包含两层东西:
最基本的尊重,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重视。
这两个词说起来简单:谁不尊重自己的孩子呀?谁还能不重视自己的孩子呀?
可事实上……
与“给宠物鼠过生日”形成极大反差的,是前段时间被骂上热搜的各种“吃掉孩子宠物”事件。
从“大闸蟹”到“小兔子”,无一幸免:
对这些小生命的不同态度,折射的其实是对孩子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
这其中最让我揪心的,是这样一个视频:
一个小女孩精心喂养的宠物小狗,被爸爸以几百块钱的价格卖给了狗贩子。
小女孩一只手里紧攥着遛狗绳,另一只手把几张百元大钞扔回给买狗的人,不断绝望地哭喊着:“我不要!我不要!”
即使只是看视频,小女孩那种拼尽所有也要拯救自己朋友的声嘶力竭,太令人动容了。
然而小女孩爸爸的心也不知道是哪种铁石做的,坚硬冰冷如斯,不管撕心裂肺的女儿,接过几百块,开始劝说女儿放开手中的遛狗绳。
也许是女孩哭闹动静太大,引来一群人围观,可没有一个人,同情小女孩此时的遭遇,反而笑着帮她爸一起,连哄带骗要小女孩放开狗绳,把狗交给狗贩子。
最后的结局,女孩还是眼睁睁看着自己最珍爱的宝贝被夺走,无能为力,哭成泪人……
前面看到老鼠过生日有多幸福,此刻这场景就有多揪心。
而女孩只不过是想保护一个更弱小的生命而已,她有什么错,却要承受这样无异于剜心挖肺的“酷刑”?
我女儿看的一个动漫里,恶人有一种能力,能把人的灵魂从身体里抽出来,被这样对待的人没有任何伤痕,既不算活着也不算死了。
之前说到把孩子宠物吃掉的事件时,女儿就用这种抽离灵魂的痛苦来做比喻,说那感觉简直一模一样。
你看,别说“爱屋及乌”了,多少孩子连“感受被尊重”这种基本的东西都难以得到;而多得是宠物“被扔掉”“被处理”,感觉自己的一部分也“死掉”的孩子。
这样情感无法流动、生命中满是滞塞的孩子,精神世界一点点凋零,走向贫瘠、麻木……
其实,比起上面这种“情感虐待”,“情感忽视”则更容易被合理隐藏,更容易积弊成疾。
“情感忽视”有个更通俗易懂的名字叫——扫兴。
比如孩子兴致勃勃想给宠物鼠过个生日,不扫兴的父母下意识会想办法实现孩子的愿望;
而扫兴的父母,则下意识有一堆话等着教育孩子:
“一个破老鼠有啥可过生日的,给他吃喝就不错了!”
“闲的吧,干点正事,有那时间不如把习题册再做几页。”
你看,没有明晃晃地“虐待”,就是找个看似更合理的理由,把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感受给绕过去。
生活里这样的例子可太多了:
难过得在父母面前哭,父母不但不安慰,反而说:“哭什么哭,坚强点!”
开心地带礼物回家,父母不但没表现出开心,反而责怪:“又乱花钱、净整没用的!”
取得了好成绩,父母不但没有表扬,还警告:“不许骄傲!下次也要考好!”
你说你过得好、很开心,他们会说“有什么可得意的”;
你说你过得不好,不开心,他们还会说“哪有这么矫情的”。
这样的父母就像有一种魔力:跟他们倾诉烦恼,会让烦恼加倍;跟他们分享喜悦,会让喜悦消失。
那个精心为妈妈准备了一桌丰盛饭菜,满心期待着跟妈妈一起享用的14岁女孩,收获的,是一通来自妈妈的责备:
“我是要表扬你吗?
你跟我中午整这么多菜,啊,怎么吃啊我们俩?
现在我们俩怎么吃啊,这么多菜。”
那个母亲节偷偷跑出去买花送妈妈的男孩,却被母亲嫌弃“不实在”,强迫他去退掉:
看着这样令人无语的结局,很难不感慨:
为了“不浪费”,却浪费掉最珍贵的东西,真是得不偿失。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一书中说:
“人类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动脑思考的。
婴儿与儿童特别重视感受,你如何回应孩子的感受很重要;
因为人类无论老幼,都需要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来关注及了解自己的感受。”
“感受”是与“本能”相连接的东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能力;
被“扫兴”多了,感受总是被忽略,人的本能反应也会变得迟钝:
习得性无助,遇上难题就躺平摆烂,只会说“哎,习惯了”;
总是精神内耗,总是在意别人会怎么想,无法专注于自己想怎么样。
年初时候,一位抖音博主带父母去三亚度假的“遭遇”在网上火了。
博主租了5万一个月的别墅,度假花了20万左右。本来好好的度假,却因为父母太节约,闹出了不少笑话。
花卷回锅蒸了16次,已经硬得邦邦响都舍不得丢掉,必须和剩菜、调料一起全部带回老家:
度假结束本来定好商务车接他们去机场,结果全家17个包裹,老人家啥都不舍得扔,扫把和簸箕都用胶带捆身上要带走;
因为装这17个包裹,导致飞机没赶上,损失了几千元手续费,一家人被迫从海口坐火车回东北……
最后,在得知这次度假花了多少钱后,博主的爸爸抽了半盒烟,妈妈气得在床上躺了大半天。
一通折腾,钱没少花,还不快乐。
咱说句实话,能花这么多钱度假,可见博主也有能力赚回这个钱,估计这老两口也知道。
那为什么还要如此“艰苦”地去度假呢?
一部分原因是出于习惯,更多的原因则是不在意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把身外之物看得比自己的体验更重要。
而在一个标题为《有对不扫兴的父母是什么体验》的视频里,一个年轻博主分享的她与父母的生活日常,则是另一种画风。
一家三口的生活简单朴实,但他们每天都是高高兴兴的:
女儿嘴馋,就和妈妈大晚上一起买冰棍吃;
女儿画个奇怪的妆,爸爸看见哈哈大笑;
女儿把自己不太健康的奶茶倒一半给爸爸,父女俩一起咂嗼着嘴喝得起劲儿;
女儿化妆一小时,妈妈在旁边刷着小视频,一点也不急……
女儿无论想干什么,父母都是笑呵呵陪着一起“折腾”,没有从天而降的制止,没有突如其来的说教,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精神内耗,活得轻盈又自在。
我们总能听到有人说:“我感觉不到幸福。”
我们也总会说:“不愁吃穿,要啥有啥,不缺钱花,你还有什么不幸福?”
幸福是什么?又在哪里?
其实,把复杂的外在条件去掉,单纯只问生命本身,反而容易找到——幸福,就在具体的事物、细小的感觉里。
就像养了只鼠鼠,珍惜鼠鼠,家人也因为我的这份珍惜和喜欢而善待鼠鼠;
就像我想干什么的时候,有人信任我,无条件支持我,能一起分享欢乐,难过痛哭也被允许和接受。
这种时刻,真的幸福极了!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幸福,就这么简单。
喜欢今天的文章,别忘了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在看”
并转发给更多人看哦~
— END —
因为微信公众号改革了推送机制
如果不常点开则会晚收到我们的推送
我们想产出更有价值的文章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不再失联
点击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封面人物 | 两年破局,这位局长为乡村教育找到了一条出路
引领名校突围!这位校长守正出奇,令人惊叹……
封面人物 | 芬兰驻华教育参赞访问这所学校后,由衷感叹:我闻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封面人物丨聂明智:用一生的时光,打造教育的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