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能听到的京剧大师的原音,大多来自百年前的老唱片,通过留声机、收音机、后来的“音配像”以及网络音频等渠道,进入我们的耳朵。那种据说是虫胶制成的唱片,成为后人欣赏、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料。
那时候的唱片,大概相当于后来的盒带、CD,曾是一种娱乐传播工具。京剧演员也相当于今天的娱乐明星,是被热捧的人物。这么说,当时灌唱片应是顺理成章的事。其实不然,当时梨园界对演员灌唱片颇多非议和抵制,理由很简单,怕影响舞台演出的上座率,就像如今的电影,为不影响票房收入,在未上映之前或热映期间,乃至相当一段时间内,杜绝在网络上传播。
相比来说,马连良先生就比较开明,他非但不认为唱片影响上座率,反而能起到宣传作用。他曾灌过一张唱片,是还没公演的新戏里的一个唱段。唱片销售后,唱段迅速“走红”,倒激起了人们对观看这出戏的热情。这段唱腔就是至今仍活跃在舞台的马派经典《淮河营》中那段脍炙人口的流水板。至今,这段唱仍是人人爱听也爱学唱的名段。这就像一部电影的主题歌,电影未上映,歌先火了,或者电影淡出银幕多少年,主题歌依然风头不减,大众甚至都忘了出自哪部电影。
马先生的前卫还不止于此。1933年,他索性开办了一家灌音社,和当时那些唱片公司不同,他的唱片社门槛低,非止演员,任何人都可以灌唱。开业试灌那天,社会名流都来捧场,清华大学的教授俞平伯和夫人灌了昆曲《游园惊梦》,马先生还亲自灌了几个唱段示范、宣传。据说他还请了一位美女摄影师给演唱者拍照,照片贴在唱片上做封面,显得颇为时髦。
普通人或非名角的唱片,自然没有市场,不能销售盈利,因此马先生的灌音社是收费的。唱片分甲、乙两个档次,甲种片单面十元,双面十五元。当场演唱、当时成片,立等可取。可惜开业之初还没有翻录设备,唱片只能灌一张,如果想要多灌几张送人,就得再唱一遍、两遍……据去过现场的前辈艺人回忆,曾有一位女歌星把唱片馈赠友人,唱了一遍又一遍,一个上午,嗓子都唱哑了。这越琢磨越像如今流行的自费出书,解决了一些无名作者出书难的窘况。
可惜唱片社并未维持多久就关门歇业了。报纸上刊登了停业广告,理由是“入不敷出”,上面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具体:“所雇西人技师,月薪六百元,琴师赵桂元每月津贴四十元。”可见人力成本之高。另外,我们也能猜测出,花钱灌唱片的人并不多,这或许与人们的观念、经济状况有关。
当时,上海的中国灌音公司,以及胜利、百代等唱片公司,他们为名角灌唱片,所付报酬相当可观,马先生每灌一张唱片,唱片公司就付给他报酬一千六百元,另外,每销售一张唱片还要抽取百分之十的版税。名角灌的唱片,在市场上销路不错,比如程砚秋先生一张唱片能销售五六千片,类似现在的畅销书吧。这么一琢磨,就有意思了——马先生就好比是一位畅销书作家,除了自己写书,还办了个出版社为无名作者出书,却因为亏损倒闭了。
下一篇
“消失的几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