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居 > 正文

宁夏与内蒙古分区调整,宁夏一县,为何进入内蒙古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内蒙古与周边各地之间区划调整的故事,例如内蒙古与辽宁省、内蒙古与河北省之间的区划变迁。今天,我们聊聊内蒙古与宁夏之间的区划变迁。内蒙古的1个县级区划,曾经划入了宁夏10年时间。1979年,重新划入了内蒙古管理。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区划调整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宁夏的具体情况。宁夏回族自治区是我国34个省级区划之一,也是我国5大自治区之一。宁夏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202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总人口720多万。2022年,宁夏回族自治区的GDP总量超过了5000亿,属于非常不错的水平。目前,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了5个地级市,分别是:银川市、吴忠市、固原市、中卫市、石嘴山市。

我们顺便聊聊内蒙古的盟旗区划制度,在内蒙古的部分地级市或者盟中,盟对标了内陆各省的地级市,旗对标了内陆各省的县、县级市和区,苏木对标了内陆各省的乡镇和街道,嘎查对标了内陆各省的村庄。内蒙古是我国东西跨度最大的省级区划,内蒙古的东部,与东北三省相邻,从口音、风俗等各个方面,都非常接近东北三省。

内蒙古的西部,与甘肃、宁夏等地相邻,由于距离首府呼和浩特市比较远。人们上学、办事、工作,基本上都会选择兰州、银川等几个城市。其中,内蒙古西部距离银川市非常近。很多内蒙古西部的年轻人,在银川市等城市工作、生活。按照一位宁夏朋友的说法,银川的大街上,有很多“蒙”开头的车牌。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内蒙古各地组建区划的时间,明显晚于中原各省。在我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一直属于反复较量的局面。在中原王朝强盛的阶段,肯定会通过大规模的北伐,打击北方的游牧政权,例如汉朝、唐朝、明朝,都曾经进行大规模北伐。不过,一旦中原王朝进入战略收缩阶段或者内部混战,北方的游牧政权就会卷土重来,进攻中原王朝北部的各个州府。

在内蒙古各地出土的一系列文化古迹来看,既有农耕文明的印记,也有游牧文化的影子。在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政权的拉锯中,宁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宁夏的地形结构和地理位置,出现了“北连河套,西通甘陇,南接巴蜀,东尽关中”的说法。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控制了宁夏等地以后,就取得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进能够北伐草原各地,退能够拱卫关中和陇右。

1279年,元朝平定天下以后,建立了疆域面积空前辽阔的王朝。在金国行尚书台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了行省制度。元朝组建了10大行省,甘肃行省属于其中之一。元朝甘肃行省下辖了7个路、2个直隶州,分别是:甘州路、永昌路、肃州路、沙州路、宁夏府路、亦集乃路、兀剌海路、山丹州、西宁州。

在明朝统治时期,为了抵御北方游牧骑兵,专门组建了九边重镇。其中,就包括了宁夏镇,驻扎了大量的精锐边军。由于明朝撤销了甘肃省,明朝时期的陕西省,其实,相当于当代的陕西、甘肃、宁夏3个省级区划。在明朝统治时期,陕西省合计下辖了8个府、2个散州,总计下辖了21个散州、95个县,管理了116个县级区划。

分别是:西安府、延安府、巩昌府、汉中府、凤翔府、平凉府、庆阳府、临洮府、灵州、兴安州。在清朝统治的前期,西北准噶尔部野性难驯,对清朝虎视眈眈。为了围堵准噶尔部东进,鉴于宁夏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清朝专门组建了宁夏将军,下辖了5000多八旗精锐。出现了“贺兰山环其西北,黄河襟其东南,诚关隘重镇也”的说法,属于整个陇右和关中的门户。

截至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期,随着西北准噶尔部被平定,甘肃省的区划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当时,甘肃省下辖了8个府和4个直隶州,分别是:兰州府、巩昌府、平凉府、庆阳府、宁夏府、西宁府、凉州府、甘州府、安西州、秦州、泾州、阶州。

清朝统治的后期,西方列强对清朝发动了一系列的战争,例如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等。清朝一败再败,西方列强开始渗透清朝的边疆地区,情况非常危急。为了巩固边疆地区、加强管理,清朝采用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积极鼓励向边疆垦荒,扩大当地人口。第二步,设立州府县厅,建立基层管理区划。第三步,设立省份,完善全面区划。

例如著名的走西口、闯关东,都是这一阶段出现的人口迁徙。1912年,已经统治了200多年的清朝灭亡,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复杂阶段。为了加强对内蒙古各地的管理,同时起到战略缓冲作用。1928年,当时的政权组建了宁夏省、热河省、绥远省、察哈尔省等4个省,简称为塞北四省。宁夏省属于塞北四省之一,省会在银川市。

宁夏省由甘肃省的宁夏县、宁朔县、平罗县、中卫县、灵武县、金积县、盐池县、平远县和内蒙古的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等地,总计下辖了2个旗、13个县,总人口110多万人。在30年代前期,塞北四省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战略缓冲作用,有力保障了中原各地的安全。

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大规模战争的结束。我国进入了战后重建、恢复生产、发展建设的阶段,各方面的工作陆续铺开。这一阶段,塞北四省都出现了经济薄弱、人口偏少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我国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塞北四省的战略缓冲作用已经大大降低。即便是人口最多的热河省,也只有600余万人,还不如人口大市的数量。

过分复杂的区划,不利于经济建设。1952年开始,塞北四省开始被陆续撤销。1954年9月,宁夏省被撤销,原本下辖的各个县,划入了甘肃省管理。同时,原宁夏省下辖的额济纳旗、阿拉善旗划入了甘肃省管理。1956年,2个旗又划入了内蒙古管理。1957年,在银川专区的基础上,加上周边固原、吴忠等地,我国组建了宁夏回族自治区。

1961年,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阿拉善旗分为了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加上额济纳旗,共同组建了阿拉善盟。历经50年代的区划变迁以后,甘肃、宁夏与内蒙古的区划,已经基本上确立下来,与当代区划基本一致。

60年代末期,我国北方一线的压力大大增加。内蒙古自治区的跨度太大,从东北一直延伸到了西北。从战略防御的角度来说,不利于防御。1969年7月,内蒙古的区划出现了很大的调整。内蒙古西部的各个盟、旗,划入了甘肃、宁夏。内蒙古东部的各个盟、旗,划入了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地。

其中,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左旗,划入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管理。请注意,阿拉善左旗虽然仅仅是县级区划,管理面积超过了8万平方公里。从管理面积来说,相当于其他省份半个省的面积。在70年代的宁夏地图上,明显多了一个面积很大的阿拉善左旗。1978年,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我国北方一线的防御压力已经明显减轻。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内蒙古的区划需要回到1969年之前的区划框架。

1979年,划入宁夏管理了10年的阿拉善左旗,重新划入了内蒙古管理。同一阶段,划入甘肃省和东北三省的各个县、旗,也陆续还给了内蒙古自治区,基本上恢复到了60年代的框架格局。

关于我国各地区划调整的一系列故事,还有很多。作者在以后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