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4日,有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视频,显示地址为四川泸州某地,一个烟囱内冒出数十米高的火焰,看起来颇有些吓人,还配上了文字“火,旺不旺”。不少网友表示不解:“为什么烟囱要喷火,第一次见”“这是失火了吗?”还有网友开玩笑表示:“这是流浪地球引擎,亚洲泸州发动机。”
25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就此事采访了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该支队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该烟囱喷火并非火灾:“那是页岩气正常排气,是没有危险的。”至于页岩气开采时为何要向外排气并冒出火焰一事,他建议咨询页岩气开采方。随后,记者多次联系泸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四川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记者搜索发现,去年8月22日,认证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地质地球研究所”发表过文章《自然的馈赠——页岩气》,解释了页岩气的产生过程——页岩中的有机质,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通过腐殖化转变为干酪根,即石油和天然气先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再热降解和二次裂解,生成甲烷气体(CH4),也就是页岩气,和石油开采时一样,页岩气开采时“喷火”这个过程的专业术语叫做“放空燃烧”,也就是视频中出现的那种情况。
25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联系到了涪陵页岩气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主任王彦,王主任介绍了“放空燃烧”的原理,“开采页岩气时,在脱水过程中,管道和容器中有一些残留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就需要单独立一根管线,竖在山顶上,像长明灯一样,把管道中剩余的、不能收集的残留气体放空燃烧掉,它就变成水了,避免污染。”
王主任补充表示,“现在我们涪陵页岩气田已经更新了工艺,正在逐步取消(放空燃烧)那些装置,比如主燃烧塔已经取消掉了。以前无法采集或者很难采集的残留气体都收集起来了,一年就能多收集数十万方页岩气。”
上游新闻记者 金鑫
编辑:邹渝
责编:王蓉
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