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很简单,和珅贪污属于个人行为,和珅是为乾隆贪污。乾隆拿大头,他拿小头。而甘肃冒赈案(米案)属于整个甘肃整个官场贪污,是贪污了乾隆的银子。甘肃冒赈案上到总督和巡抚下至七品县令和普通吏员,到了无人不贪的地步 ,事件爆发以后,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113人,追缴赃银281余万两,波及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几个省,震动全国,时称“甘肃冒赈案”。后人又称“甘肃米案”。乾隆皇帝也惊呼,此案“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甘肃官场为之一空。
王亶望,典型的官二代,江苏巡抚王师之子。1750年考中举人,捐官出身,历任甘肃知府、布政使、甘肃巡抚,浙江巡抚。在任甘肃巡抚期间,会同甘肃官员上下齐手。以受灾之名冒领朝廷钱粮,王亶望把赈灾当生意做。阿桂、李侍尧奉乾隆之命审查王亶望等人,最终王亶望被诛死。
甘肃冒赈案的最大问题不是王亶望贪污,而是满清当时已经是系统性贪污,国家系统性腐败。国家得了癌症,与王亶望个人无关,从乾隆三十年到乾隆四十六年,整整十六年。甘肃省官员沆瀣一气,以地方遭灾的名义上报朝廷,冒领国家赈灾钱粮,然后用赈灾的名义集体私分巨额公款。全省没有一个官员是干净的,也没有一个官员举报。王亶望真是一个好干部,有财大家发,你有我有大家有,你发我发大家发,事后乾隆说:“官官相护之风,至于举朝皆然!”他严令重惩,而且在诏谕中特别强调及众仍存姑息。”惩办是残酷的:封疆大臣、甘肃总督勒尔谨被赐自尽,藩台王亶望、兰州知府蒋全迪斩首示众,接任藩台王廷赞处以绞刑,共计处死大小官员四十七名,被革职下狱的八十二人,十一名赃犯之子被解送新疆伊犁做苦工。甚至一个外省官闵鹗元因为给其弟闵鵷元藏了赃银三两,也被降了三级,并停发了三个月的“养廉”银子。
然而,乾隆没有继续审查,如果继续下去,整个甘肃就没有一个官员了 ,就此乾隆以2万两白银为届,在此以上的一律按律治罪,以下的留级查看,原因就是乾隆自己本身就是大贪污犯,他是不会和深入挖掘背后的政治原因,一是认为只是个案,二是自认为已经严厉处置。三是认为大清的官员是还是好的,王亶望是个人现象,乾坤不会想到,查出王亶望贪污大案的李侍尧也是一个大贪污犯。后面还有一个和珅 。乾隆的惩戒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大清官员该吃的的,该喝的喝,该贪污的照样贪污,全国性系统的腐败已经的必然,王亶望事情败露,是因为他王亶望倒霉,而不是乾隆惩治贪污的结果,也是说,满清制度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乾隆与和珅就是最大代表。
就王亶望个人而言,他是官二代,他父亲就是巡抚,耳闻目睹都是各级官员的贪污腐化,他眼里贪污是正常,王亶望贪污的最大特点是把赈灾当生意做。具体如此操作就不说了,毕竟过于复杂而且是个技术活。必须说明的是,王亶望在甘肃任上没有暴露,倒霉倒在他马屁拍错了地方,乾隆四十五年,已升任浙江巡抚的王亶望一次性捐款50万两银子用于修造海塘。资助乾隆皇帝下江南,王亶望如果低调,当孙子,啥事都没有,这下好了,捐款50万两,真应了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
官僚系统的整个塌方,监察系统的整个失效,无法获取真实信息,坐在龙椅上的乾隆无异于一个聋子瞎之,被官僚蒙蔽操控,看似英明神武,大权在握,实际上只是个冤大头。总之,和珅与王亶望的案件有着本质的不同。而和珅首先是政治案件,而后才是贪污案,王亶望不仅仅是贪污,更多地是拉着别人一起跳井。
我的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王亶望等所收的捐纳银子和贪贿,早已难以了解实际金额,但能够 毫无疑问,数量必定十分极大。按王亶望常说的收捐800多万石,则现有捐生18亿元人,以每名55两计,所收的银两应当有1000多万两,而这一千万两银两,最终所有消退在“救灾”主题活动中,换句话说,所有被这群“蛀木虫”强占了。其受贿总数之巨,称得上清代之最。浙江省查禁王亶望财产时,尽管闽浙总督兼浙江巡抚陈辉祖擅自侵吞许多 ,但汇报的数据仍达到三百万两。
四十六年七月三十日,乾隆皇帝上谕将王亶望马上正法,勒尔谨自杀,王廷赞绞监候。八月十八日,乾隆皇帝又对别的涉案人员高官作出解决:受贿在两万两嘉峪关市以上者,马上正法;两万两下列者拟斩监候;一万两下列各犯亦斩监候,并随时随地请旨决定。通计甘肃省高官,前后左右赴法场正法的高达56人,而之后又相继免死放逐的则有46人之多。
甘肃那时候现有直隶州6个,直隶厅一个,州6个,厅八个,县47个,而最终被查证出去的腐败分子即达100余名,在其中县官63人,知州五人,同知三人,通判五人,县丞两人。历经此次案件审理,甘肃的高官基本上“为之一空”。并且这还仅仅指受贿总数在1000两银两之上的人,假如受贿金额划分并不是以千两为道德底线,细查下来,涉贪工作人员必然大量。
这类上至省长,下到州县差役,我省高官几“莫不染指”的规模性团体犯案,在清朝的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而一次就击杀、绞决、放逐这般多的腐败分子,也是荒诞不经。回想起来“內外重臣,周知而无法勃起”,以至产生这般受贿巨案,也促使乾隆皇帝“思之实则心寒”,迫不得已立即终止了甘肃省和陕西省的捐监之事。
案中有案,又揪腐败分子
王亶望的财产被查禁后,由浙江省运解京都。乾隆皇帝亲往工程验收,发觉所交物件大多数平平常常,与这名大贪污犯的真实身份很不融洽。九月初七日,乾隆皇帝再度派大学士阿桂和户部右侍郎福长安前去排查,另外也要陈辉祖也来参加对本案的案件审理,他相信“陈辉祖备受朕恩,必不愿随波逐流”。
没过多久,在会见浙江省盐道陈淮时,乾隆皇帝才获知查禁王亶望之资产时,浙江省官衙曾有当众以金子换嘉峪关市的状况。乾隆皇帝觉得这一举动并非抄家的兵丁营私舞弊所做,猜疑与陈辉祖有立即关联,因此命将陈辉祖撤职核查。
十月中下旬,阿桂等根据陈辉祖的亲人刘大昌等口供获知,陈辉祖曾调包过玉石书画等,换取金子800两。然后,署河东河道总督何裕成也汇报乾隆皇帝,陈辉祖曾给其妻舅送银三万两,“令开典铺周转”,又在上年十月份,送去杂点黄金1000余两,要他换取银两,并嘱咐他“勿向人言”。
王亶望案中之案总算曝露。十二月初二,乾隆皇帝对陈辉祖一伙作出处分决定:陈辉祖斩监候,立秋后处死(第二年因又查清其亏损仓谷银钱高达130多万,“令其自杀”);布政使国栋、县令王士瀚、杨仁誉,通同作弊,从这当中分肥,均算为斩监候;知县杨先仪、张翥立即经手人其事,却漠不关心,流放新疆省当做苦差;布政使李封、按察使陈淮对这事没什么发觉,著撤职高并发往河工法律效力忏悔。
到此,历经十年的甘肃省捐监冒赈案在乾隆皇帝立即顾及下能最后宣布完毕。殊不知,此案也显现出乾隆皇帝朝在用工和救灾等规章制度上存有的缺点和系统漏洞。
判断案子的大小,一是涉案金额,二是涉案人数。
论涉案金额,和珅一案的金额更大。甘肃冒赈案()大概涉案金额为1000万两;和珅被抄家的家产远高于这个数额,有媒体说和珅有2.2亿两白银的家产被查抄。不过,和珅的家产有多少是“贪腐”的,没法确认。很多收入,都是和珅自己做生意得来的。有权就有资源,就有钱嘛。
论涉案人数,和珅一案只有和珅被杀,刘全被流放。其他人,嘉庆都放了。
而甘肃冒赈案案中,上至总督,下至县官,113人涉案。其中累计,被处死大小官员有47人,被革职下狱的有82人,被解送新疆伊犁做苦工的有11人。
最可怕的是,这件案子中,王亶望等人为了敛财,累计收了18万捐生的钱,每人55两白银!这些钱,都被以用到虚报的救灾上,被贪污了。
总之,甘肃一案一省大小官员,都牵涉进去,真是比和珅一案大。乾隆也是深感震惊,地方官员贪腐竟然如此严重,蛇鼠一窝啊。甘肃官员全烂了,那么其他省呢?肯定也好不到哪去!而乾隆也不敢在全国范围严查贪腐,只查完甘肃一案,就结束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和珅的财产如此惊人,为什么百度百科中清朝第一贪污大案却是甘肃米案,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涉及面积更大
甘肃米案牵涉总督、布政使及以下道、州、府、县官员113人,波及直隶、盛京、江苏、浙江、云南等几个省,震动全国,相比而言,和珅贪污案涉及面积比较小而且范围可控,这个甘肃米案涉及面积很大,可以说是“塌方式”贪污,而且范围波及全国,直接威胁到清朝政权的稳定。
惩罚力度更大
甘肃米案的惩罚力度更大:封疆大臣、甘肃总督勒尔谨被赐自尽,藩台王亶望、兰州知府蒋全迪斩首示众,接任藩台王廷赞处以绞刑,共计处死大小官员47名,被革职下狱的82人,11名赃犯之子被解送新疆伊犁做苦工。甚至一个外省官闵鹗元因为给其弟闵鵷元藏了赃银3两,也被降了三级,并停发了3个月的“养廉”。唯一逃脱惩办的只有按察使福宁一人,他是因为案情即将败露时首先坦白交待,并积极捡举揭发,获得宽大处理。
图:贪官污吏
影响更加恶劣
和珅的钱,可以说是乾隆皇帝的小金库,皇帝到江南出巡,没花财政一分钱,上上下下所有费用都是和珅掏腰包,皇帝心知肚明。关于甘肃米案,乾隆皇帝发了话:“甘肃此案,上下勾通,侵帑剥民,盈千累万,为从来未有之奇贪异事。案内各犯,俱属法无可贷。”更让乾隆皇帝窝心的是在甘肃米案中,查实在案中侵吞白银一千两以下者102人,一千两至一万两以下者30人,一万两至两万两以下者11人,两万两至十万两以下者20人,十万两以上者10人。甘肃全省官吏无不染指,意思就是整个甘肃官场官官相护,个个中饱私囊,一起坑皇帝,皇帝被蒙在鼓里,要是其他省份也是如此,大清的江山都被这一群贪官给败光了。因此,甘肃米案的性质比和珅贪污案的性质更加恶劣。
涉及面积更大、惩罚力度更大、影响更加恶劣这三个方面可以说明为什么和珅的财产如此惊人,百度百科中清朝第一贪污大案却是甘肃米案。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1条关于甘肃最大涉粮腐败案的问题「和珅的财产如此惊人,为什么百度百科中清朝第一贪污大案却是甘肃米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甘肃省涉粮问题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