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投笔从戎的故事主人公是谁 投笔从戎故事概括

投笔从戎的主要内容只要一句话的

“投笔从戎”讲的是东汉的班超的故事,后来用于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

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西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后立功西域,封定远侯。

投笔从戎的主要内容,只要一句话,打投笔从戎,就是放下笔,去参军的意思,一般的情况下,嗯嗯,是指正在学习的学生,他们嗯,在校期间还没有毕业,没有完成学业九报考了军校或者是呢,报名参军额去报效祖国去保卫祖国,这样的就用投笔从戎来说,这个学生投笔从戎了。

讲的是东汉的班超的故事,后来用于形容文人从军、弃文就武;班超投笔从戎证明了好男儿志在四方。当今社会中国男人被西方文化阉割了。

现代的我们已经远离战争,男生都少了英武志气,他们盲目的追求奢华的生活,崇拜西方文化。缺少了男儿本有的男儿本色,时代在进步,但是并不是所以的一切都要追捧。

投笔从戎故事概括

班超,字仲升,东汉时人。公元62年,他哥哥班固被皇上召到京城洛阳做校书郎(校勘书籍的官),班超随同母亲也来到洛阳。因为家境贫穷,班超经常替官府抄 写文件,赚些钱贴补家用。

  有一天,他把笔一扔,感叹地说:“大丈夫即使没有别的志气和谋略,也应该学习西汉时的傅介子、张骞为国立功,怎么能把大好时光总 耗费在抄抄写写的差使上呢? 公元73年,班超放下笔杆参了军,出征匈奴,立了战功。后来他出使西域,被封为定远侯。汉明帝时,班超又被派遣多次出使西域。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英勇,克 服重重困难,加强了汉朝同西域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

故事原文: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常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超出使西域,竟立功封侯。

班超是东汉一个很有名气的将军,他从小就很用功,对未来也充满了理想。有一天,他正在抄写文件的时候,写着写着,突然觉得很闷,忍不住站起来,丢下笔说:“大丈夫应该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怎么可以在这种抄抄写写的小事中浪费生命呢!”,傅介子和张骞两个人,生在西汉,曾经出使西域,替西汉立下无数功劳。因此,班超决定学习傅介子、张骞,为国家奉献自己。后来,他当上一名军官,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得到胜利。接着,他建议和西域各国来往,以便共同对付匈奴。朝廷采取他的建议,就派他带着数十人出使西域。在西域的三十多年中,他靠着智慧和胆量,度过各式各样的危机。班超一生总共到过五十多个国家,和这些国家保持和平,也同时宣扬了汉朝的国威。

投笔从戎的主人公

班超(32年-102年),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史学家班彪的幼子,其长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学家。

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审察事理。他口齿辩给,博览群书。不甘于为官府抄写文书,投笔从戎,随窦固出击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为西域回归,做出了巨大贡献。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世称“班定远”。

1、故事梗概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为人有远大志向,不拘小节。但在家孝顺父母,常干辛苦的事,不以劳动为耻辱。能言善辩,粗览历史典籍。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跟到洛阳。家里穷,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来养家。长期的劳苦,(班超)曾经停下活,扔笔感叹:“大丈夫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应该模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在异地,以得了封侯,怎么能长期在笔砚间忙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人物怎么能了解壮烈之士的志向呢?”后来他奉命出使西域,最终立下了功劳,终于封了侯。

2、词语信息

【投笔从戎】:tóu bǐ cóng róng

【解释】: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像傅介子张骞一样,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戎:军队;从戎:从军,参军。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2条关于投笔从戎的故事的问题「投笔从戎的主要内容只要一句话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投笔从戎的故事主人公是谁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