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正文

美日军费预算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暴露何种意图?| 京酿馆

美日军费预算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暴露何种意图?| 京酿馆

▲资料图: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图/新华社

8860亿美元和559亿美元(7.95万亿日元),美国和日本2024财年的军事预算双双创下了历史新高。

据报道,12月22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批准了2024财年国防预算。根据预算,2024财年美国将拨款8860亿美元用于各类军费开支,较上一年增加近300亿美元,同比增加3%。该数额创下了美国国防开支的新纪录。

同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敲定了2024财年防卫预算,较上一年增加1.13万亿日元,同比大增16%以上。此外,日本政府决定放松武器出口管制,向美国运送爱国者防控导弹。这是日本自二战以后防卫政策的一次重大转变。

军费开支反映军事部署重点,军事部署又反映着战略意图。美日新军费开支上涨最快的那些项目,尤其能透露出美日在2024年的战略意图。

美国:视“印太地区”为战略重心

美国的年度国防授权法,是不管两党如何对立,都会必过的法案。2024财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是美国国会连续63年通过的国防授权法。2020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想否决2021财年的国防授权法,结果被国会推翻了其否决权。

尽管围绕2024财年的国防授权法两党吵闹不休,3100多页的法案中也附加了一大堆修正性条文,但仍折射出了美国2024年的军事部署重点和战略意图。

其中,比较新鲜的是为军人加薪5.2%,1450亿美元用于开发超高音速导弹、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其他军事技术和能力的现代化。这显然有核心通胀率还未下降、担心超高音速导弹等新武器落后于其他大国的考量。此外,美国加快了陆基战略威慑计划等新一代三位一体的核打击体系的步伐。

但最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在所谓“印太地区”的部署。一方面,五角大楼原本为“太平洋威慑倡议”提出了91亿美元的预算,但最终得到了147亿美元。另一方面,美英澳组成的AUKUS联盟的相关协议也得到了全部落实,包括30年内向澳大利亚转让至少三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舰、让英澳获得美国出口管制制度的豁免权利等等。

相比之下,美国新国防预算对乌克兰的援助并不醒目。显然,所谓“印太地区”已被美国视为新军事重点和战略重心。

日本:重点部署“西南诸岛”

日本政府去年12月批准了《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决定未来5年防卫费总额增至43万亿日元。因此,2024财年是落实的第一年,防卫费预算总额比上一年大增了16%。

日本2024财年7.95万亿日元的防卫开支,大致分配是:约2万亿日元用于解决装备品零部件不足和提高可动率,约9300亿日元用于充实弹药储备以提高持续作战能力,约8000亿日元将用于自卫队设施老化和完善火药库,约3800亿日元用于建造一艘“宙斯盾”军舰,该舰计划于2027年服役,约640亿日元用于与英国、意大利共同开发下一代战机。

此外,日本也要加大研发高超音速导弹、精确制导导弹等方面的投入,购置新舰艇。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日本为了向西南诸岛周边迅速部署自卫队部队和物资,计划引进离岛登陆作战用的机动舟艇、运输直升机约30架,大约4000亿日元用于此项开支。日本还将成立“自卫队海上输送群”,整合陆海空三支自卫队,以便于向西南诸岛部署兵力运送物资。

美日军费预算双双创下历史新高,暴露何种意图?| 京酿馆

▲资料图:日本海上自卫队舰只编队在航行。图/新华社

针对中国的意图明显

总的来看,美日2024财年军事开支的诸多安排中,释放出了针对中国的强烈信号。

美国2024财年国防授权法中,涉及中国的条款多达近40条,包括自2027年10月起,不得向国防部拨款采购宁德时代、比亚迪公司、远景能源等中国企业生产的电池,确保美国铀、稀土供应链摆脱对中国的依赖等。

但最需要警惕的,是公然呼吁加强美国与中国台湾的所谓“伙伴关系”,“为台湾军队制定全面的培训、咨询和能力建构计划”,以“提高台湾的防御能力”。如此明目张胆介入台海事务,干涉中国内政,势必增加台海局势的不稳定、不确定性。

而日本在去年底通过的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文件中,首次指称中国是日本“迄今最大战略挑战”,新财年防卫开支中重点投入西南诸岛,针对中国的意图也很明显。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副部长希克斯等都曾表示,美国严肃看待与中国的战略竞争,美国的目标是吓阻,竞争不等同于冲突,美国致力于通过吓阻的方式应对来自中方的挑战。

美日在军事领域与中国不是没有打过交道,应该重新估量一下吓阻战略对于中国到底有没有用。美国国防部主计长迈考克此前表示,美国的军事预算将在近年内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而日本正在未来5年防卫费总额增至43万亿日元的路上狂奔。或许美日两国最该评估的,是越来越高的军费开支,会让美日的债务负担在未来变成什么样的风险。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 / 刘天红

校对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