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南门立木 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意义

商鞅南门立木小伙子“喜笑颜开”的原因

  1、一是商鞅兑现了诺言,二是拿到了赏金。

  2、故事简介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在国都集市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招募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人赏十两金子。百姓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去搬。又说“能搬木头的人赏五十两金子”有一个人搬了木头,就给了他五十两金子,用来表明没有欺骗(百姓)。最后颁布了那法令。

  3、启示

  做人要以诚为本,说到做到,才能树立威信。以诚为本,依法治国,照章办事,才能够取信于民,得信于民,才能够做到令行禁止,政通人和。

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意义

一切信用和信任的建立推行,离不开法治的保障。

法律从某个角度来讲,是一种社会契约的制定。公元800年罗马的大陆法系的制定,其中的契约概念、信用概念,蕴涵其中,社会生活各方奉之为社会生活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准则,信守契约、信守承诺,造就了西方社会的文明,其中罗马贵族的推动,自律和远见,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我国也是大陆法系的国家,立法已经完备,但如何从政府的角度来宣传以法治国,履行政府责任,推行政府信用,“立木为信”,需要当政者的远见卓识,勇气和信心。这样才能鼓励社会的正确行为,打击错误行为,提高社会效率。

南门立木的典故

典故:

孝公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商鞅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开始推行革新时,为了取信于民,他派人在城中竖立一木,并告知:"谁人能将之搬到城门,便赏赐十金。"秦民无人敢信,后加至五十金,于是有人扛起木头搬到城门,果然获赏五十金,从此宣示与开展孝公变法,史称"徙木立信"。

商鞅立木原文加译文

《商鞅立木》原文 商鞅变法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期年。

《商鞅立木》翻译 商鞅变法的条令已准备就绪,还没公布,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于是(命人)在都城市场南门前放置一根高三丈的木头,招募(能)搬到北门的人,给予十金。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4条关于商鞅南门立木的问题「商鞅南门立木小伙子“喜笑颜开”的原因」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南门立木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