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游记:北京长河观柳

王永武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正是踏春赏玩的好时节。人们走到户外,在山河与草木间寻找希望和慰藉。

与赏花相比,我更偏爱观柳,因为身处一个绝佳的观柳之地。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关于她名字的由来,据古代传奇小说《开河记》记述:隋炀帝杨广登基后,下令开凿通济渠,大臣虞世基建议在堤岸种柳。隋炀帝认为这个建议甚好,就下令在新开的大运河两岸广植柳树,不但亲自种植,还御书赐柳树姓杨,享受与帝王同姓的至高殊荣,从此柳树便有了“杨柳”之称。

我观柳的绝佳之地在南长河。北京的长河起源自西山山麓,通过昆明湖至海淀麦庄桥,折向东南,至西直门高梁闸并自此汇入德胜门水关,进入积水潭,全长30余里。以瓮山泊为界,上溯到玉泉山段称北长河,瓮山泊至高梁桥段称南长河。

明清两代皇室贵胄出游到西郊苑林行宫,一般都是乘车、轿出西直门,从高梁桥西面的码头换舟,靠纤夫拉至西郊行宫。据相关记载,仅慈禧太后就曾31次乘船去颐和园。因此,这段南长河也被称为“皇家御河”及“慈禧水道”。

这些历史渊源也体现在附近的一些地名上。高梁桥西面的社区叫“头堆”,是因为皇帝出行时要用黄土垫道以示威严,于是要在道路两旁堆起黄土,这里是西直门外第一堆黄土堆积的地方,名字由此而来。还有一个社区名字叫“大柳树”,传说慈禧太后一次乘龙舟去颐和园,看到河边有棵枝繁叶茂的大柳树,心情大悦,便顺口说了句“好大的一棵柳树”,于是地方官便让地保将那里改称为大柳树。这些民间野史轶事从侧面说明,清朝时南长河两岸就有很多柳树,竟与天坛的松树齐名,老北京城里也便有了“天坛看松,长河观柳”的说法。

沐浴着暖暖春光,我站在高梁桥上,向西面河道望去,阳光下,河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草间自由自在地游弋,两只野鸭脚蹼划起的涟漪一圈圈地荡漾开去,打碎了河岸垂柳的倒影,与折射的阳光形成波光粼粼的油画效果。穿桥走到右堤岸,从新建成的南长河入口进入,透过河边绿芽初绽的柳条,看见在红漆绿顶的水榭边,几位画家支开画架,正对着河岸的风景写生。走近一看,原来是北下关街道文联的画家们。带队的李礼说,他们在为“美,就在我们身边”主题画展进行采风。

迎着春风边走边看,沿河路上一台起降车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名环卫工人站在升起有三层楼高的起降台上,用竹竿去挑挂在树梢上的一件衣服。旁边担任警戒指挥作业的是北下关街道市民诉求中心的工作人员。原来,这是他们接到“12345”市民热线转来的诉求案件:家住南长河上河湾小区一户居民,在自家阳台上晾晒衣物时忘记关窗,突起的大风将衣物从阳台卷走,吹到空中又挂在树梢上。因树太高,事主只好打热线电话求助。接到诉求后,街道工作人员立即派人到现场了解情况。由于柳树较高,衣物悬挂的树枝末端又容易折断,出于安全考虑,工作人员提前疏散了附近的游客,借助起降车帮居民将衣物取下。

过了动物园社区,前面沿南长河北侧的道路是五塔寺路,五塔寺(北京石刻艺术馆)就在这里。五塔寺路一直有着“临水”而不“亲水”的遗憾,这是因为南长河两岸修建了河堤护坡,但坡陡水深,一道护栏将一湾清水与行人隔断。

北京冬奥会前夕,五塔寺周边开始改造提升,“亲水”成了重要改造目标之一。改造提升后,两岸修建10处景观码头,其中4处码头探出河岸。河道护坡改成了游河步道,河上建造起3座廊桥,加上原有的白石桥和动物园北门石桥,不足千米的河道上有了5座小桥,形成两岸杨柳依依、小桥流水的景致。

今年4月1日,南长河水系“皇家御河游船”航线正式开航。游客可从北京动物园码头出发,途经五塔寺,前往紫竹院公园。如果前往颐和园,则需要在紫竹院的“紫御湾码头”进行换乘。沿途经万寿寺、麦钟桥、长春桥等码头,在近1个小时的时间里,游客可以沉浸式体验“船在河中走,人在画中游”。

南长河观柳,清澈透亮的河水如一面明镜,不仅倒映着春和景明、欣欣向荣的生机,也折射出政通人和、繁荣昌盛的世道,更可见向往安居乐业、幸福康泰的民心。

你可能想看:
标签: 码头颐和园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