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等到乾隆一死就赐死和珅,难道不怕和珅多年以来背后培养的势力吗?
嘉庆帝继位之后,整个朝堂只有刘墉和董诰不是和珅的同党,而且此二人还都找借口不与和珅作对,导致嘉庆帝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你说他能不怕吗?
但嘉庆帝也是个聪明且有手段的人,他铲除和珅的办法堪称一绝。
由于影视剧的误导,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对和珅都有太多的不了解的误解,主要体现在两件事情上,第一是对和珅的才学和能力不了解,第二是对和珅的权势究竟有多大也不是很了解。
而且,很多人都认为和珅只是贪财,其实他还贪权贪色,他在乾隆晚年的权势之大,是超出所有人想象的。
我们现在看和珅,不要用普通人的眼光去看他,因为他不是普通人,而是有特权的满族正红旗人,是非常显赫的钮钴禄氏,他的父亲是福建副都统常保。
尽管父亲常保在和珅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导致他和弟弟遭受到族人的排挤,但这不意味着和珅就没有出路,他的贵族身份决定了他比普通人要有更高的阶梯。
就比如说,和珅年轻的时候可以进入咸阳宫学习,十八岁的时候还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为妻,而且他还世袭了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
再比如说,和珅二十二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二等侍卫,在特务机关粘杆处效力。到和珅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已经成为乾隆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了。
和珅之所以可以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除了他的贵族身份之外,还在于他本人的才学非常之好。和珅的老师都是像吴省兰这样的大儒,他读书的时候成绩优异,精通汉满藏蒙四种语言,而且对一些书籍可以倒背如流,智力非常之高。
就比如说,乾隆有一次在看《孟子》,由于天色渐晚看不清字了,他就叫人掌灯,但和珅却对乾隆说,皇上想看哪一节,我背给您听。乾隆就随便点了一个章节,和珅不但把正文背了出来,而且连注释也给背了出来,并且一字不差。
因为这件事, 乾隆皇帝觉得和珅是个人才,于是有意提拔他。
除此之外,和珅的文学功底也很不错,而且特别喜欢看书,也珍惜好书,《红楼梦》就得益于他才被较为完整了保存下来,要不然我国现在四大名著没有这一部经典了。
为了迎合乾隆,和珅还学诗,而且造诣很深,乾隆皇帝很喜欢跟他一起探讨写诗。当然了,乾隆本人的写诗水平不怎么样,或许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十分欣赏和珅写的诗。
除了才学好之外,和珅能力也很强。
不可否认,在和珅早期,他之所以可以不断被擢升,是因为乾隆对他的格外赏识。
就比如说,自和珅二十五岁开始,他就从侍卫做到了正蓝旗副都统。二十六岁这一年,和珅又先后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赏一品朝冠,特赐紫荆城骑马。
在没有任何大功劳的情况下,只有二十多岁的和珅就担任了这么多重要职务,难道是朝中无人吗?显然不是,这只是乾隆凭喜好做出的决定。
但和珅最后之所以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没点真才实干还真不可能。从李侍尧案开始,和珅的才干逐渐显露出来,后来他又办了许多事情,让乾隆都十分满意。
因为和珅机智聪明,办事能力强,所以乾隆越发信任他,事事都喜欢交给他办,甚至连御膳房和太医院都让和珅掌管。而和珅也确实不辱使命,只要是乾隆交代的事情,都做得非常好。
和珅最巅峰的时候,一人兼任数十个关键职务,比如说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等。
毫不夸张地说,和珅一个人掌管了乾隆时期清朝所有的军政大事。
而随着和珅权势日盛,他也开始不断捞钱,大小小钱都捞,连太监也要孝敬他。据说和珅当时的财富,相当于大清国十五年的财政收入,也难怪有“和珅倒嘉庆饱”的说法;
和珅还贪权,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广泛培植党羽,以至于朝中大臣大多数都跟和珅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所以几乎没有人可以扳倒他;
和珅还是个大色鬼,他不但让各地官员进献绝色美女,连他看上的宫女,他都可以想办法弄出来。
但凡事看两面,和珅对清朝的作用还是很大的,他虽然贪财,但他也善于理财,乾隆需要钱的时候,也只有和珅有办法解决;和珅虽然贪权,但臣子们都听他的,所以他想要办什么事都很简单,而且很多事也只有他办得到,如果换成别人,那就困难重重了。
所以站在乾隆的角度来看,和珅就是能力最强的那一个,没了他不行。到后来,乾隆虽然知道和珅是个贪官也不去动他,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所以说,我们也不能一昧说乾隆皇帝纵容和珅,二者是共生关系,在那个时候也是对国家有利的。
当然了,纵观和珅的整个官宦生涯,他虽然是个贪官和权臣,但他也算是为国家做了很多大事和好事的。甚至有人说,没有和珅,乾隆就无法自称为十全老人,这句话细思一下是很有道理的。
乾隆禅位于嘉庆帝之后,并没有将权力交给他。当时的情况是,乾隆年老昏聩,说话不利索,耳朵也不好使。每到上朝的时候,乾隆依然坐在皇帝宝座上,嘉庆帝坐在一边,和珅则站在另一边。
每次乾隆要说什么,都由和珅凑过去听取,再向群臣传达,完全没嘉庆帝啥事。所以当时的朝廷大事,基本上都是和珅一人在做决定,他也因此被称之为二皇帝,这种状况持续了三年之久。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和珅的权势达到了人生最巅峰,满朝大臣要么是和珅的党羽,要么因为害怕和珅而选择屈服于他,所以他才是实际上的皇帝。
而嘉庆帝则当了三年“傀儡皇帝”,和珅算是把他“欺负”得够呛,所以他对和珅也是恨得咬牙切齿。
不过嘉庆帝也不是个简单的人,他一直都懂得隐忍,他虽然对和珅不满,但是从来不表现出来,而且还对和珅十分厚待。
嘉庆帝继位之后,不但封和珅为一等忠襄公,让其除在公共场合之外不用行跪拜礼,还时不时赏赐给和珅大量田地,住宅和奴仆,甚至还会亲自写诗赞扬和珅。一个皇帝对一个臣子如此厚待,纵观整个大清朝,恐怕很难有人与和珅匹敌了吧。
其实,能够帮助嘉庆帝搬到和珅的人也不是没有,就比如说福康安和阿桂。
福康安掌军而阿桂掌政,此二人如果联手,够和珅吃一壶了。但可惜的是,福康安和阿贵先后于嘉庆元年和嘉庆二年去世,所以到乾隆在嘉庆四年去世的时候,满朝大臣之中再无人可以撼动和珅了。
刘墉和董诰二人都还算正直,他们都不喜欢和珅,也很效忠于嘉庆帝,但是他们不敢也没有能力跟和珅作对。
先说刘墉,他虽然贵为正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但他从来就不是军机大臣,而且做人十分圆滑,不敢得罪和珅,这跟他在影视剧中的形象相差很大。更何况,刘墉在嘉庆帝继位的时候已经其七十多岁了,年老体衰,只是个摆设罢了。
再说董诰,他倒是军机大臣,但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奈何他还是个汉人,如果他想要跟和珅作对,那只能是鸡蛋碰石头,自取灭亡,所以他也选择作壁上观。
但嘉庆帝也确实是十分有手腕的一个人,既然大臣们帮不了他,他就单干。
大约从嘉庆元年开始,嘉庆帝就开始着手铲除和珅了,他一方面对和珅很好,把他捧得高高的,但这其实是在麻痹和珅;另一方面,嘉庆帝利用各种借口对和珅的主要党羽进行明升暗降。
就打个比方说,和珅的死党福长安是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为而让他无法在朝堂帮助和珅,他被嘉庆帝任命为大将军前去与白莲教打仗。
除了福长安之外,嘉庆帝还找了很多借口将和珅的党羽要么被调离,要么明升暗降。
乾隆去世之后,嘉庆帝的操作就更绝了,他任命和珅作为丧事总理,让他跟福长安一起日夜守灵,不得离开大殿半步。
面对这样的要求,和珅不但没有拒绝,而且还认为是嘉庆帝对他的抬爱。但和珅不知道嘉庆帝已经派人包围了大殿,他就此与外界断了联系。
而在此期间,和珅的党羽群龙无首,在外面完全乱了手脚,他们不得不任由嘉庆帝处置。
嘉庆帝也是聪明,他先是对外宣布,以和珅忙于丧事为由,解除了和珅的领班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等重要职务,该由其他人担任。嘉庆帝还利用和珅被限制之机,进一步将和珅的党羽或调离或明升暗降。
当然了,嘉庆帝并不打算将和珅的党羽都给铲除了,这是出于朝政稳固的考虑,也是出于更好地扳倒和珅的考虑。
而且最后的效果也非常好,和珅的党羽们因为得到了嘉庆帝的宽恕,也迫于压力,于是纷纷倒戈,许多人甚至主动站出来揭发和珅的罪责,以此来博取嘉庆帝的好感,从而将功赎罪。
经过嘉庆帝的积极谋划,和珅的党羽大多都被他争取到了自己的阵营,和珅在朝堂上的影响力大大减弱了,等和珅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是嘉庆帝向他宣布二十条大罪的时候了。
当然了,和珅辛苦经营几十年,他的党羽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在地方都是很多的,嘉庆帝没办法完全把他们找出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嘉庆帝在将和珅下狱之后,他先是让董诰对和珅进行审讯,将和珅更多的罪责挖出来,然后公之于众,以此来震慑和珅的党羽。而就在和珅的党羽们胆战心惊的时候,嘉庆帝又宣布,除了和珅和福长安等罪首之外,其他人一概不追究。
经过这一番操作,和珅的党羽们,不管是已经暴露了也好,还是继续隐藏着也好,都对嘉庆帝感恩戴德,他们纷纷表示效忠于嘉庆帝,朝政也因此没有出现大的动荡。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朝廷举行廷议,很多大臣就建议和珅应该凌迟处死。但由于嘉庆帝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是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的妻子,刘墉便建议说,和珅好歹是领班军机大臣和皇亲国戚,应该改赐和珅自尽,得到了嘉庆帝的同意。
不久之后,和珅在家中用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而在在此之前,和珅的家已经被查抄,财产全部被没收,全家人除了丰绅殷德和固伦和孝公主之外,都没什么好下场。
事实上,嘉庆帝对和珅还是很认可的,他认为和珅对国家有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但由于和珅太过于贪权,威胁到了皇权的稳定,所以嘉庆帝不得不将其铲除。
而和珅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在嘉庆帝刚被定为储君的时候,曾送给嘉庆帝一把玉如意,暗示自己是拥立他的功臣。嘉庆帝摄于和珅的权势,虽然对其笑脸相迎,但实际上心里已现杀机。
嘉庆帝继位之后,对和珅百般讨好,一度让和珅飘飘然,和珅甚至觉得嘉靖帝的智谋不足以与之匹敌。而最后的结果却是,嘉庆帝以退为进,将和珅骗得团团转,还用一种声东击西的方式将其捧杀,不得不说嘉庆帝确实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