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光绪在朝堂上跳起来指着慈禧,称祖宗有家法,后宫不得干政,命殿外御林军拿下老妖婆,是否能成功?
借这个问题,聊一聊古代皇帝如何行使大权,和为什么绝大部分虚构文学的权谋部分让人读不下去。
大部分小说,不管是魂穿还是身穿,脱离现实太远,已经不是基于现实情况的想象了,变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容不得细思。如果一细想都是破绽,那你语言表达能力再好也没有感染力,很难有让人读下去的欲望。
先说「朝堂上」。
事实上,光绪朝,没有朝会,没有朝堂。
如果只是从电视剧里了解历史知识,就会出现题目里这种认知错误,以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制度,是从一而终几无变动的。电视剧电影里是演过百官穿着华丽的长袍,手里捧一根象牙曲板,从人群里站出来说:「微臣启奏,此事不妥,望陛下三思啊!」
可是这个剧情它科学吗?历史上真的会发生这种场景吗?哪些朝代、哪些皇帝当政时可能发生这种事,这是值得细细研究的。
君臣当面议论政事,这个制度,叫做「廷议」,又叫「朝会」[1],因为春季觐见周天子称作「朝」,所以跟皇帝开会,就叫「朝会」,因为是早上开朝会,所以叫「早朝」,就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从此君王不早朝」的「早朝」。
朝会制度说起来它是从秦到清始终存在,但是各朝各代它的表现是有很大差别的。
汉宣帝之前,朝会并不固定举行,汉宣帝规定五日一朝,称为「常朝」。
朱元璋是一个工作狂,规定每日一朝[2],电视剧里每天上朝的剧情,是朱元璋之后才该有的。到叫门天子朱祁镇时,每日一朝这个制度开始出问题了。朱祁镇即位时才 8 岁,早晨起不起得来另说,起来了面对百官,也无法当廷决断,处理问题,所以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决定,每天早朝,大家只能提出 8 个问题,君臣讨论完,今天咱皇上的工作就结束了。
这里就有另外一个问题,内阁是什么?这时候是这个 8 岁的皇帝说了算,还是内阁三杨说了算?每天 8 个问题的限额用完,剩下的问题怎么处理、谁处理?
这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皇权与相权矛盾」。从禹传启起,说起来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天下大小事是你皇帝御口圣裁是吧,但是农桑祭祀、战争外交、风化刑罚,你一个人管得过来吗?
所以皇帝需要行政体系来治理这庞大的帝国,这体系内所有的行政官僚最顶端就是宰相。宰相不是皇族,没有继承权,所以皇帝放心使用宰相而不是兄弟或者外戚来治理天下,刘备死了就要传给刘禅,你诸葛亮才能胜过曹丕十倍,那又如何?现在盛传白帝托孤之前刘备预先埋伏了五百刀斧手试探诸葛亮是否忠心,这当然是胡说八道,但是有人将「君可自取」解释为刘备允许诸葛亮行霍光故事,可以废刘禅,立刘永刘理,这是有道理的,我认可这种说法。
宰相为皇帝分担行政事务的同时,事实上分割了皇权,这就容易遭到皇帝猜忌,毕竟宰相没有继承权,但是宰相的儿子有继承权。刘禅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3],东魏孝静帝跟高澄喝酒时说「自古无不亡之国,朕活着有什么意思」,高澄骂他「朕,朕,狗脚朕!」,并且令中书黄门郎崔季舒打了三拳[4]。
可以看出,自古皇帝和宰相的关系就很不好处理,皇帝喜欢有能力的宰相,但是不喜欢非常有能力的宰相。当然严格一点说,历史上除契丹大辽,在各朝代的官制中,是没有「宰相」这个官名的,其他朝代这个职务叫丞相、相邦、相国、尚书令、中书令、侍中、同平章事等。
明之前皇帝处理相权,简单来说就是不断分权。从尚书变尚书台变尚书省,从尚书一省分出中书省、门下省。相权从尚书省转移到中书省,又分出六部来分化制衡。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试图一劳永逸,废除了中书省与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5]。历史书上说这是宰相这个职位的终结,但是天下这么多事,真的就皇帝一个人处理完了吗?如果每天开早会就能真的解决问题做大做强,那保险公司早就收购苹果微软了。
每天的奏章处理不过来,朱元璋又恢复了唐制大学士,作为皇帝处理政务的顾问。这一顾,其实就是把宰相换了个名字顾回来了:朱棣时,内阁大学士还不兼任六部职位,官员上奏,也不通知内阁,奏章直接送给皇帝,皇帝处理不了需要帮忙时,才会征求内阁大学士的处理意见。仅仅过了一代,洪熙帝朱高炽时,杨士奇、杨荣等人都兼有尚书职位。朱高炽体弱多病,只做了 290 天皇帝,就传给了儿子宣德帝朱瞻基,这时候起,国家大事的处理流程,是官员将题奏本递入宫内,由通政使司抄录副本后,原本递交司礼监文书房,登记后交皇帝御览,阅后送内阁,由内阁大学士做出初步处理、代拟旨意,写成纸条贴在题本封面供皇帝参考,这叫「票拟」。皇帝再用朱笔在题奏本上批示,这叫「批红」。
等到嘉靖帝朱厚熜时,内阁诸位大学士上朝位次列于六部尚书之上,六部之上,那不还是统领六部的丞相么?不过是一个「丞相」分成了三四个「辅政大学士」罢了,如果出现张居正、严嵩这样有能力的首辅,其他次辅群辅说不上话,实际上还是一个丞相。因为内阁有三四个辅政大学士处理政务,万历帝都可以三十年不上朝,可见这个系统的稳定性十分值得信赖。
到清代,仍然没有名义上的宰相,不仅如此,在清初权力结构不那么明朗时,大清最高决策权力分散掌握在八旗旗主手里,这叫「议政王大臣会议」。1730 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取代了议政王大臣会议,性质上与明代的内阁基本相同,领班军机大臣几乎等同首辅,宰相又回来了。
不过清代强化了密折制度,地方官员的奏告一定首先到达皇帝手中,做到了事前的绝对保密,这时候起国家大事的处理流程,是官员通过密折将大小事务递入宫中,经过内奏事处太监,直接送到皇帝面前。皇帝看过之后,直接有旨意的,朱批后交由军机处拟旨下发;觉得有必要交由部堂讨论的,朱批奏报人将密折内事务写成题本走外朝流程;需要军机处补充资料或者找出前朝先例的,朱批下发军机处做技术性补充;需要各地方官给出意见的,朱批令军机处抄写密折转发各地方官令其给出意见,给出的意见当然还是密折的方式再呈进;还有一种,是皇帝看了就看了,没有转到军机处的,这叫「留中不发」,这个密折的内容,就只有皇帝和发信人知道了,非常适合传递秘密。康熙帝评价说,诸位王爷、文武大臣,只知道有人可以给我送密折,但是不知道密折里说了什么事,自然会战战兢兢好好办事了[6]。
这相比于明代,是皇权的进一步强化,对相权的极大弱化。历史书上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到达顶峰,这话半对半错。
对的一半是,这确实是从制度上,极大强化了君主专制。
错的一半是,这个制度需要消耗皇帝本人极大的精力,雍正帝除夕夜都会看几个密折,密折制度就好比使用个人微信办公,效率高是高了,对接所有人的皇帝一定是很累的。如果皇帝平庸无能就一定会被地方官员糊弄;如果无心或者无能处理政事,皇权会被军机大臣擅弄。
自乾隆朝后期开始,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再也没有能达到雍正帝那个顶峰。鸦片战争时英军从虎门一路打到厦门、舟山、乍浦、镇江、天津大沽口,但是各地督抚为了保住乌纱帽,奏报一直都是胜仗,道光帝居然没有发现问题。不要说兵戎大事,道光帝连衣服打个补丁都会被内务府报价五两银子[7]。可见中央集权非常依赖君主本人的眼界、能力,否则多半要坏事。
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终结之后,清代朝会变成了一种典礼,一般十日举行一次。冬天太冷,免朝;夏天去避暑山庄办公,免朝;木兰秋狝,免朝,所以这种典礼一年也举行不了几次。等到咸丰帝被英法联军吓破了胆,跑到避暑山庄不敢再回北京,再之后的几十年中,再也有没有举行过朝会典礼。
所以光绪并不会和慈禧一起,出现在朝堂上怒斥群臣,他没机会「在朝堂上跳起来指着慈禧」。不管是男频还是女频,你这第一句「晚清某日,慈禧正上朝之时,坐在侧方蓄谋已久的光绪一拳砸在椅子上,一跃而起」一出,我就想弃书了。
再说说「御林军」。
事实上,不仅光绪朝,历史上从没有过「御林军」这个建制。民间话本将戍卫京师及贴身保护皇帝的武力称为「御林军」,这应该是由汉武帝设立的「羽林军」一词讹变而来。
作为君王禁军,羽林军这一建制从汉到明一直存在,不巧就是在清代没了。
清代君王禁军叫「领侍卫府」,也叫「侍卫处」,民间所说的「御前带刀侍卫」,就是出自清代建制。
侍卫需要都是上三旗的旗籍,偶尔有通过武举渠道选拔的侍卫,也需要须暂时附籍于上三旗。
管理侍卫的侍卫处长官,官职「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坐这个位置的,无一不是皇帝最信任的红人,和珅坐过、福康安坐过。韦小宝只做到内大臣,从一品。
侍卫分五个等级: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四等侍卫。最低等的四等侍卫无限额,其上四个等级,定额 570 人,这 570 人中,还有宗室定额,上三旗普通旗人与宗室的比例,整体上大概是五比一。
之后再从各品级中挑选「贵戚或异材」,充任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这两队是内班侍卫,负责贴身保护皇帝。其他侍卫,只能在外廷,比如太和门、御膳房等地当值。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的亲侄子福康安,13 岁的时候任三等侍卫,在乾清门行走;15 岁的时候升二等侍卫,在御前行走;16 岁的时候升一等侍卫;28 岁升领侍卫内大臣。
不是你在皇帝身边所以受到信任,而是你受到信任才能充当御前侍卫,贴身保卫皇帝。「领侍卫内大臣」由皇帝亲自任命,御前侍卫由领侍卫内大臣选拔。太监宫女可能不忠心对皇帝不利,这几个人是皇帝在宫内最信任的人,也是他可以直接指挥的武装力量。
那到光绪朝呢,1888 年光绪帝虚岁 18 了。按照大清的传统,幼年即位的皇帝到了这个年纪,都该完成大婚并且亲政了,顺治、康熙、同治均是如此,所以慈禧也张罗着光绪大婚以及归政。
慈禧给光绪帝选了自己的侄女喜格 · 叶赫那拉作为皇后。同年,起复了荣禄任领侍卫内大臣。
荣禄在历史课本上有一笔,他是戊戌变法里的反对派,是康梁围园杀后计划里袁世凯告密对象。荣禄是慈禧亲信,据慈禧御用翻译德龄的回忆录,他还是慈禧的初恋情人[8]。
有这层关系,不管是在养心殿还是在长春宫,光绪帝身边的侍卫,都只会听命于荣禄和慈禧,而不是少年皇帝。甚至御前侍卫到底是保护皇帝,还是作为太后的眼线监视皇帝,都不好说。光绪帝只要不傻,就不会在慈禧选用提拔的侍卫们面前表露出任何对慈禧的不敬。
这题康熙帝做过,光绪帝不应该做错。康熙帝除鳌拜,要先假装与小太监练摔跤,以此训练了一批听命于他的小太监办成此事,而不能依靠侍卫[9]。
这是你题目里第二句,「命殿外御林军拿下老妖婆」,也是一股子金锄头味。
后面也几乎每一句都是破绽。
「我大清自太祖努尔哈赤起便有祖制,后宫不得干政。」
——两宫听政是咸丰帝遗命[10]。
「只见太和殿中」
——光绪朝早已没有朝会,光绪帝与慈禧也不会相聚太和殿。
「凡是参与的侍卫大臣,一律官升三级」
——一等侍卫是正三品、二等侍卫是正四品,升三级没办法实授了,把荣禄砍了,也就让出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一个坑出来。二等侍卫得封散阶建威将军,一等侍卫得封公侯了。
「赐黄马褂」
——不用赐,内班侍卫都有。
「大臣们手足无措又不知如何是好」
——雍正之后走军机处这套系统,没有廷议,没有大臣。太监、宫女、侍卫倒是应该有几个。
「领头的侍卫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只见白光一闪,权倾朝野数十年的慈禧太后,咸丰皇帝的兰贵人的头颅便滚到群臣脚下」
——鳌拜、和珅都没这么处置。又不是闯王,成熟的政治家不会这么干。
本来到这里就该讲完了,但是多说一点什么是真正的权谋,可以把前面讲的内容都串联起来。
除了皇朝更替这种掀桌子的时刻,大多数时候的历史像是一头拉磨的驴,基本上是沿着旧制在转圈,外国历史这一块我没研究,在中国历史上,旧制度表现出了一种出奇强大的历史惯性,在历史惯性的缝隙,又展现出一种奇妙的「处处都是草台班子」的魔幻场景。
所谓权谋,所谓帝王术,就是如何让这头驴继续安稳转圈。明代搞得最差的是崇祯帝,清代搞得最差的就是光绪帝了。
单说清代,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怎么施展权谋、夺回权力?真实位面光绪帝是怎么做的,差在了哪一步?值得稍微展开说说。
第一要想办法绕开现有的流程,另起一个行政中枢。雍正帝面对议政王大臣会议掣肘时,第一步是绕开了这个决策流程,用军机处和密折的组合拳,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让天下事从地方直接汇聚到自己,自己决定给六部处理的,才批折子让这个人把事情写成题本重新上奏。更多时候直接指示军机处办理了。
慈禧是如何听政的呢?军机大臣先看内外奏折题本,再抄录呈进慈禧阅览,之后进呈军机大臣拟定的处理意见,慈禧审阅认可的,盖上咸丰帝临死前御赐的「同道堂」小印,发还军机处,军机处写好圣旨,盖上光绪帝玉玺下发各地方。
这时候,军机大臣先看到了奏折,与雍正帝初创军机处时相比,分走了皇帝的优先知情权。拟定处理意见后,慈禧拥有最终的决策权,分走了皇帝的决策权。慈禧也没有专权到雍正帝那个巅峰,实际上是和军机大臣共治天下了。
光绪帝亲政后,军机大臣先看内外奏折题本,再抄录呈进光绪帝阅览,之后进呈军机大臣拟定的处理意见,光绪帝审阅认可的,直接盖上玉玺。但是重大事务,会请示慈禧太后。同时,官员任命的人事权,仍然全归太后。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不满慈禧分权,第一步,是启用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等四人为正四品帮领班军机章京。军机章京职掌协理军机处文书收发、缮写、誊录、档管等庶务,亦包含奏折录副、承拟谕旨、随从军机大臣出差办事,是军机大臣的副手。嘉庆四年(1799 年)定军机章京分满、汉各二班,每班八员,共三十二员,各班设领班军机章京、帮领班军机章京各一员,由军机大臣于章京中拣选担任。
光绪帝先是扩编汉军机章京为二十员,升领班军机章京为从三品、帮领班军机章京为正四品。既然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是慈禧的人,那光绪帝就新增职位、任用自己人,奏折由我的人给我送,谕旨由我的人给我写。
第二步,如果皇帝被武力逼宫该怎么办?这就要有自己的枪,主席把这个总结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康熙帝除鳌拜,要先培养听命于自己的小太监擒住鳌拜,再定他的罪。那光绪呢?
光绪帝也不是傻子,甲午战争爆发后,光绪帝命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在天津用西法编练十营定武军,分别为步兵三千人、炮兵一千人、马兵二百五十人、和工兵五百人,一共四千七百多人。新军战斗力远超淮军、湘军,更不要说八旗、绿营,后来主导辛亥革命的力量,也多出自新军。
次年胡燏棻调任平汉铁路督办,这支清政府最有战斗力的、离京城不远的武装力量,由袁世凯接手掌管。光绪帝为了争取到这支武装力量,亲自召见袁世凯,赏候补侍郎,并可随时具奏应办事宜。
到这里都没啥问题,慈禧年纪也大了,53 岁了,光绪帝刚成年,是该交班了。慈禧未必不愿意见到这么一个有心计有权谋的光绪帝。
可惜光绪帝识人不明,康有为心太急,一心要杀慈禧,竟私下约见袁世凯,要袁世凯起兵杀荣禄,围颐和园捉慈禧。袁世凯告密后,慈禧立即从颐和园返回紫禁城,将光绪帝幽禁起来,杀了戊戌六君子,恢复了训政。
明明时间是站在光绪帝这一边的,不知道康有为为啥要乱搞,所以你看,所谓帝党,也不过是一群草台班子。
现在这头驴子又在慈禧画定的圈子里打转了,而大清,失去了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
所以你如果要想象一条历史 if 线,你得考据清楚,这个事情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附近都应该有什么人,不该有什么人。
光绪帝不一定非要使用武力夺权,你可以安排慈禧比本位面提前染病暴毙。如果非要安排这么一个激昂的桥段,那么天津阅兵时,光绪帝突然宣召袁世凯斩杀荣禄,命身边小太监控制住慈禧,是题目想象中这个威猛光绪帝的最优解[11]。
随后朝廷会分成三党,康梁等维新派,受光绪帝信任,立志变法;宗室等后党,有祖宗之法余威,主要想保住八旗特权、排斥汉臣;袁世凯及新军的统制监督段祺瑞曹锟冯国璋等,有枪。再之后可以写光绪帝如何利用各党派之间的矛盾,以及各党派内部的矛盾来互相制衡。维新派思想不完全统一,旗人也分满人、蒙人,新军分皖系、直系,一个御下有方的光绪帝如何在 20 世纪初的世界局势中搅动风云,想想还蛮带感的。
不过也不一定,这个题材现在也是可以写的吗?
给诸葛亮十万个诸葛亮,北伐能否成功?为什么清初文字狱就可以灭满门,清末刺杀摄政王都判不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