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什么标准?爱因斯坦来了能评上吗?
中国的院士评选结果引发过不少热议,有些争议至今没有讨论完。比如,袁隆平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得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屡次落选院士。后来屠呦呦干脆不参加了评选了,饶毅评选院士被刷后一气之下也是发表声明说不再参评院士。还有,施一公第一次落选了中科院的院士评选,却成为了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籍院士。施一公的弟子颜宁也经历了和师父一样的历程,先是被中科院拒绝在院士大门之外,之后成为了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院士评选居然有如此多的热议,弱弱的问一句:假若功成名就的爱因斯坦在中国,他能不能评上院士?
可以先给出答案:只要爱因斯坦愿意参评,他一定能够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也许在参评的过程中会有人拿他的生活作风说事,但不至于左右到院士的评选。
不同国家的院士评选有不同的方案,也各有各的优点和不足,不能认为美国的院士评选方案就比中国的好。比如美国的国家科学院院士增选需要有院士提名,如果有院士恰好提名了和他同一领域的另一位科学家,另一位科学家就有可能成为院士。所以颜宁成为院士后,有很多人猜测是施一公助了她一臂之力。在中国落选院士,在美国就成了院士,这样的事情有时候很正常,并不能拿来攻击中国的院士评选。
至于屠呦呦这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啥不是院士,这里面其实是有故事的。青蒿素的发现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也让参与发现的人有了争名夺利。屠呦呦每次参评院士的时候,都会有人搬出一些事情去指责屠呦呦,屠呦呦院士失利主要就是因为这些事情。
爱因斯坦就不一样了,他的科学功绩实在是太伟大,光芒足以将瑕疵黯淡下去。即使爱因斯坦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一些错误,院士评选也不可能将他拒之门外。中国的院士评选会有让你不满意的地方,但整体上看还是公平公正的。
你可能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