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麻雀到处都有,却不能被人类饲养?
谢邀!
为什么麻雀到处都有,却不能被人类饲养?回答问题之前,首先纠结一下“不能被人类饲养”的含义。
题主的意思大概民间普遍传说的“麻雀养不活”吧。
然而,这种传说并非事实。
科学实验:麻雀圈养是养得活的麻雀,养不活 VS 养得活?
至少本问题下面网友的回答中,这种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但是,网友的依据的通常是自己经验或者见闻,证据性和说服力似乎都有欠缺,这也是双方互相难以说服对方的一个主要原因。
事实上,麻雀是科学研究中观察野生动物对圈养压力生理反应经常使用的实验动物,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圈养是可以养得活麻雀的。
比如,最新发表的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分别在换羽季节、冬季和繁殖季节各捕获数十只成年麻雀进行了4周的圈养,期间还经历捆绑方式给予的额外压力刺激。
结果,所有成年麻雀都顺利通过各种压力“折磨”和实验程序,活过了4周。
其他这类实验中,实验麻雀也都可以顺利活过整个实验过程。
麻雀,“气性”的确不小当然,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野生动物被圈养后会发生深刻的生理和行为变化,这些变化是多方面的,包括内分泌系统、生殖行为、免疫功能、大脑形态和昼夜节律等的变化。
民间称“麻雀养不活”的主要理由是说,麻雀“气性大”,被捉后会气得不吃不喝,很快就会被气死。
事实上,麻雀的“气性”的确不小,这也是野生动物圈养压力实验经常用麻雀的原因。
一般认为,野生动物被圈养,不能施展它们躲避猎食的技能,实际上成为了“待宰的羔羊”,等于把自己完全置于“任人宰割”的危险境地。
因此,圈养实际上是一种巨大的生存压力。
加之,圈养环境的改变,比如失去大自然环境的丰富多彩,要不断接触人类,暴露于人工照明等压力因素,圈养的压力是相当巨大的——远远大于人类的牢狱之灾
研究认为,野生动物面对这些慢性压力的应激反应也跟人类一样,主要是通过大脑负责情绪处理的杏仁核——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活化,导致皮质醇(人们最常说的激素)分泌增加,引发系列生理、行为,包括身体成分组成的改变。
比如,2017年一项研究中,成年麻雀经过短短两周的圈养,体重就出现8%的减少,心脏和睾丸的体积也明显减少;尽管胸大肌的厚度没有随时间变化,但胸大肌密度却显著降低;与此同时,整个身体体脂率出现明显增加。
期间,身体内压力激素皮质醇浓度明显持续升高。。
与之相伴随的是,视频监控发现麻雀出现了一系列压力性行为改变。比如,羽毛明显起皱、
擦嘴和梳理行为(都是鸟类普遍存在的压力行为)。
有趣的是,当给麻雀注射皮质醇拮抗剂后,这些压力行为减少。
但是,整体上,麻雀所有麻雀在进食上所用的时间都没有减少。
当然,麻雀的“气性”也存在个体差异。
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最新的研究中,研究内容不仅包含了上述一般性观察和皮质醇实测,还是用一种高精尖仪器,即PET对不同压力情况下脑内多巴胺2(D2)受体进行了评估。
结果,整个圈养的4周期间,脑内这种受体明显减少。
有趣的是,脑内这种受体密度越大,实验期间减少幅度小的麻雀,所表现出来的压力行为改变最小。
我们知道,多巴胺是动物负责动机和奖赏的“快乐”物质。新的研究说明,多巴胺在压力处理中也具有意义。
意味着,脑内D2受体越丰富,经受压力期间D2受体减少越少的麻雀,“心就越大,越能处变不惊“;相反,就越是“小心眼“,更容易被圈养压力所折磨到。
总之,充分的证据显示,麻雀并不是不能通过圈养养活;尽管,麻雀是很小心眼、气性不少的鸟。麻雀到处都有,人为什么不驯化饲养它?当然,或有人说,题主的真正意思是,“人类为什么不驯化饲养麻雀”?
这样的话,答案反而更简单。
人类从万年前开始驯化饲养禽畜,由于禽畜品种的“无限”丰富性,人类在这方面有充分的选择空间。驯化哪些品种,首先考虑到必须具有充分的实用价值,就是可以产出更多肉蛋;其次,是更容易驯化和饲养。
再来看看麻雀?
“骨瘦如柴”,全身没有二两肉;每个繁殖季节只能产出为数不多的比花生米略大的麻雀蛋;在为人类提供营养物质供给方面,麻雀几乎完全没有价值;
加之,如上所述,麻雀的小心眼和大气性决定的不容易饲养,无论怎么说,都轮不上驯化麻雀。
当然,也有一些体型上类似麻雀的鸣禽(会唱歌的鸟)被驯化。但是,目的是作为宠物饲养。
像麻雀这种,要颜值没有颜值,要歌喉没有歌喉,要幽默感没有幽默感的鸟,哪个演艺或文化传播公司肯投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