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中的元和旦到底是何意?元旦在古代为何又叫做“三元”?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我们就从2020年跨进了2021年,大家也迎来了为期三天的元旦假期。在此祝大家元旦快乐。
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元旦虽然也是从旧的一年跨入新的一年的节日,但不管是它的隆重程度还是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程度,似乎都不及我们的春节。在春节的时候我们总是能听到人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但是在元旦的时候却很少听到这一说法。这也让有些人有点纳闷,既然春节和元旦都是新的一年来临的节日,是不是有些重复呢?是不是元旦就和每年公历2月14日的情人节一样,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外来节日”呢?
其实元旦还真不属于舶来品,它是地地道道的我国传统节日。“元旦”一词最早是出现在《晋书》中,在我国历史上“元旦”指的是“正月初一”,这里大家要注意,是“正月初一”而不是1月1日。因为在汉武帝以前,各个朝代的正月是并不统一的,像商朝以每年的十二月为正月,周朝则是以十一月为正月,秦朝则又是以十月为正月。直到汉武帝起,才规定每年春季一月为正月,正月初一为元旦。这种计算方式流传时间最久,一直从汉武帝时期到清朝末年。
那么为什么在古代要将正月初一叫做“元旦”?它里面的“元”和“旦”又是什么意思?在古代为什么元旦又被叫做“三元”呢?
其实“元”就是“始”,凡数之始称为“元”,像以前的农历正月初一又被称为“元日”,王安石便曾写过一首名为《元日》的诗;而“旦”其实就是“日”,所谓元旦就是“初始之日”。所谓“三元”就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每年的开始、正月的开始、正月初一计时的开始。
所以元旦本来应该和春节是同一个节日,那这两者又是在什么时候产生不同的呢?其实在清朝末年之前,这两者都是统一的,直到中华民国建立,才规定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叫做“春节”,公历的1月1日叫做“元旦”。而之所以有这样的区分,是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简单来说农历就是为了顺应农时,而采用公历是为了和世界接轨。
那么过元旦时,我们到底该祝别人“新年快乐”还是“元旦快乐”?如果我们对于这些年元旦和春节有留意,就会发现以前人们都只是在春节的时候才会说“新年快乐”,元旦一般都是说“元旦快乐”,但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在元旦的时候跟别人说“新年快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在笔者看来主要是元旦越来越被大家所认可接纳,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春节也没有了原本那么隆重的年味。随着我们和世界的沟通越来越多,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国家的新年都是按照公历来计算,所以在潜移默化之下大家也就逐渐接纳了这样的习惯。再者以前只有春节有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但是现在很多其他电视台也开始推出元旦的“跨年夜”,在这样的跨年夜,恭祝大家“新年快乐”也是顺理成章之事,随着跨年夜成为一种普遍,在元旦祝别人一声“新年快乐”自然也就成了一种普遍。
所以不管是在元旦还是春节,祝愿别人“新年快乐”其实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真是纠结这个问题,那么在元旦祝别人“元旦快乐”,在春节祝别人“春节快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