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特务组织,中统和军统谁的权力更大?
说这个的话,有很大区别。
中统,全称是1938年的蓝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源于1927年的中央党务调查科,是CC系掌握的特务组织,1932年升党务调查处,1935年重组特工总部。1937年10月,各特务机构合并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老军统),特工总部为第一处,1938年与戴笠分家。1947年改党员通讯局,1949年改内政部调查局,1954年改司法行政部调查局。
第一任中统局长徐恩曾:
第二任中统局长叶秀峰:
军统,全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起源于1927年的军委会密查组,看名称就知道这是常凯申委员长的临时机构,由戴笠领导,人员编制经费紧张,当时号称十人团可见一斑。1932年密查组改复兴社特务处才算有了正式编制。1937年10月成为老军统第二处,但无法共存,1938年8月与中统彻底分离,戴笠为新军统副局长,实际主持工作。1946年改国防部保密局,1955年改国防部情报局。
从组织形态说,中统高于军统。中统是中央执行委员会所属,局长是蓝党秘书长兼任。军统是军事委员会所属。
工作侧重不同中统主要针对CCP与蓝党内部地方派别的调查。因此,中统风评不好,非蒋系与地方派别都非常厌恶中统。
中统实际掌握者陈立夫:
军统主要从事对日与地方军阀的情报,也对CCP进行军情调查,轻易不参与蓝党内部派别活动,因此党内非蒋势力与军统关系比较和缓,黄埔系更视军统为自己人。
从具体表现来说,也要分时间前面说了,中统前身是党务调查科,1928年开始CC系完全控制党务,向全国各地派驻党部,党部领导人即便不是党务调查科大特务也会提供掩护,中统当然就有组织体系上的巨大优势。
重要的是,党务调查科还控制警察与邮政体系,通过邮件检查都能获得大量线索,因此党务调查科破获大量案件,如白鑫、顾顺章等都是中统的功劳。
大叛徒顾顺章:
反观戴笠,人员编制不足,经费缺乏,所以抗战前,军统体系名声不显。
抗战爆发后,局势变化很大。
因为国土沦丧多,蓝党地方基层组织大量丧失,人员或者投降或者逃散,中统的情报能力锐减,屡遭常凯申的痛斥。而抗战以军事优先,军统得到人员资金设备的大量资源支持,又因军统与黄埔系的先天亲密关系,戴笠对老师学长比较恭敬,得到军方的照顾更多,威力逐步显示出来。
军统第二任局长郑介民:
到抗战结束,军统拥有公开身份的特工人员5万,公开武装力量如军委会别动军、忠义救国军、中美合作营、交警总队等超过10万人。秘密情报员如在日本南洋等地,国军团以上单位,国内地级以上城市甚至大中学校都有分布,合计有15万以上秘密人员。戴笠还控制警政部、交警总局等机构并试图在美国人支持下争夺海军总司令。
保密局长毛人凤:
正因为军统庞大得与美国中央情报局,克格勃并列为三大特务组织,常凯申决心分解。1946年戴笠死后,公开武装力量剥离给国防部二厅,核心部分缩减改组为保密局。由是,军统自此大衰,此后表现与抗战时期完全不可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