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时,为什么老兵宁愿冲在前面,也不愿落在后面?
我们村有一个老爷爷,90多岁了,身子骨还硬朗,人也很和蔼,经常拄着拐杖在村里溜达,和村里人打招呼,村里人也都很敬重他。
后来听说,这个老爷爷不简单,年轻时在朝鲜打过仗,和美国鬼子真刀真枪的干过,是位老英雄。
有一次,我问老爷爷,你们以前打仗,真的像电影里面演的那样,冲锋号一响,所有人全都冲上去吗?
老爷爷和我聊了很多,大意就是,冲锋是肯定的,听到冲锋号,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也要上。
但是,不是电影演的那个冲法,像那样一群人大喊着乌泱泱的往前冲,还没等冲到,人就都死绝了。
退一万步讲,就是侥幸没死,等真正冲到敌人跟前,体力也早已经消耗殆尽了。
实际冲锋时都是分梯次的,在冲锋之前,会分成若干波,并且分配好任务。
比如一连你们先冲前面到达某某位置就自行寻找掩体位置就地掩护;二连跟在后面冲,一连卧倒掩护你们接着往前冲,到指定位置就同样停下掩护,后面的三连又到前面。
大概就是这种意思,交替冲锋,比较顺利一轮过去就你接着第二轮继续,这样一般说前面几波冲的其实风险相对较小,越往后风险越高伤亡越大。
所以从心理上讲,排前面冲的人都气势旺,不会有抵触心理,而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冲出去,群体效应下也顺势就出去了,冲一阵心理的恐惧也稳定下来了。
这样一来,冲锋是所有人都冲上去,但是每次冲最前面的总是不同的人。
他们当然会拼了命向前冲到达指定位置,越快到达存活几率越高,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只要我冲到指定地点就任务完成了,下一轮之前可以松口气了。
当然,冲锋路上地形肯定有不一样,有的地段障碍物较多,便于隐蔽,有的地方平坦开阔,冲上去几乎几乎就是活靶子。
像后面这种地形,谁碰到只能算谁倒霉。一般这种地方往往都是冲锋被卡住的地方,有时候连续一两波都冲不过,这时候后面的人就会停止继续冲锋,不做无谓的牺牲,这样是不算违抗军纪的。
当然,如果冲锋号又吹响了,那只能硬着头皮上了,不过,一般一个合格的指挥员不会干这种蠢事,让自己的部下白白送命。
当冲锋遇到困难后,就稳住这一线,然后重新计划,或者重新分配冲锋任务,比如之前每波任务大致分配是冲一百米,这次每波缩减为二十米。
总之,就是让冲的人一直抱有生存的希望和侥幸的心理才成。
那如果不冲呢?躲起来,等后面的人冲完了在上,是不是就能保住小命呢?
这种想法就大错特错了。
第一,部队最看不起你这种怂包了,这样做以后在部队基本没有立足之地了;
第二,这种畏战行为,在战后肯定要接受军法处置的,如果碰上关键战役,没等战后军法处置,战场上就被督战队毙掉了。
总之,一句话,冲不一定死,不冲肯定死。所以老兵宁愿冲在前面,也不愿落在后面。
其实,梯次冲锋这种战术很早就有了,各国军队都有使用。不过,我军在这种梯次冲锋的基础上,独创出了著名的“三三制”。
“三三制”的发明人是林彪,据说,当年林彪在苏联养病时,经常研究八路军与日军的战斗。
他发现,八路军冲锋时经常一窝蜂的往上冲,这样很容易被敌人的优势火力压制,造成较大伤亡。
于是,他吸收苏军冲锋的优点,发明了“三三制”战术。
三人战斗小组呈三角进攻队形,每名士兵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班长、副班长、组长,各带一个战斗小组行动。
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小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冲锋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彼此拉开距离,交替掩护。
“三三制”在抗日战争后期就已经成型,解放战争时四野开始熟练使用,到了抗美援朝时期,“三三制”已经推广到所有志愿军部队,并且使用的炉火纯青,依靠这种先进的步兵战术,志愿军打出了人类轻步兵巅峰的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