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起源于哪国?

“Internet”一词通常被译为互联网络或者国际互联网。“inter”是“相互”、“交互”、“交织”的意思,“net”是网络的意思。两者合为一,字面上的意思是网络间的网络,或指网络的集合体。

互联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它起源于美国,经历了从军事运用到全面商业化的发展历程。

现在的互联网的前身是阿帕网(ARPANet)。“ARPA”是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即隶属美国国防部的“高级研究计划署”。其核心机构是IPTO,即“信息技术处理处”,是专门研究信息网络的机构。

1960年代中期,担任IPTO处长的鲍勃•泰勒聘请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的拉里•罗伯茨教授主持计算机网络的研究。

1969年底,建成了ARPANet,即“阿帕网”。最初的ARPANet只有4个节点,分别建立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犹他大学。

1970年,主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网络工作的S•克罗克制定了一个主机对主机的通信协议,即“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1974年,斯坦福大学的文顿•瑟夫(Vinton G. Cerf)主持制定了“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并在不久后又提出了“网络间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这两者的结合就是今天仍在使用的TCP/IP协议,从而使网络互通为一体。

1982 年,美国国防部宣布采用 TCP/IP 协议作为电脑通信标准,并于1983年1月1日,永久停止使用NCP。

到1980 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接替军方管理阿帕网。1986年,国家科学基金会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会网(NSFNET),互联网基本上由军事转向民用。这是互联网发展史的一次飞跃。

在互联网民用化的过程中,一系列实用功能加快了网络的流行。1989年,欧洲核物理实验室(CREN)的软件工程师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了有关万维网(World Wide Web,月,蒂姆•伯纳斯-李建立的第一个网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网站)/上网。

万维网的出现,为互联网实现广域网功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互联网成为一种传播媒介奠定了基础。《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教授认为,1989年是Internet历史上划时代的分水岭。

网络浏览器的开发和WWW 服务器的增长,掀起了因特网应用的新高潮。原本只是技术人员专利的互联网技术平民化了。这使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得到广泛运用。

时至今日,网络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公布的数字,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农村网民规模为1.65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到21.7 个小时。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