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朱荣统一帝国为什么后人的评价却很低?

尔朱荣和那位大名鼎鼎的白袍将军陈庆之在战场上交手过,逼得后者化妆易容,孤身逃走。在军事上尔朱荣丝毫不弱于陈庆之!

后世之所以对尔朱荣评价不高,与河阴之变中他杀太后杀幼主杀尽两千名朝廷公卿有关。残暴嗜杀之人,评价怎么可能高呢?

但其实,尔朱荣战绩惊人,是名副其实的北朝名将。

尔朱荣统一帝国为什么后人的评价却很低?

一南北朝北魏末年的形势和东汉末年极其相似,群雄并起,逐鹿河朔。

北方塞上、河北有杜洛周、葛容;西方关中有万俟丑奴,萧宝夤;东方齐地有邢杲,南方河南有元灏和南朝梁的白袍将军陈庆之。

天下大乱!

尔朱荣统一帝国为什么后人的评价却很低?

短短几年之间,尔朱荣就以他并不强大的部落兵东征西讨,大杀四方,逐个荡平。

其中很多都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邺城之战,葛荣的三十万大军列阵数十里,兵威之胜,北朝的历史上少有。尔朱荣率骑兵七千,一人双马,东出釜口。

葛荣听说尔朱荣前来,料其兵少,哈哈大笑,吩咐手下备足长绳,准备用来捆绑俘虏。

七千对三十万,显然不能硬怼。

尔朱荣分兵数处,每处几百人,命令他们纵马扬尘,围着敌阵大喊大叫,使葛军不测多少。又另使一些士兵埋伏在山谷里,等待时机。

尔朱荣自己则率领主力,瞅准时机,从葛荣军阵的后方猛攻。亲自陷阵,表里合击,伏兵大起,大破之。

葛荣在阵中被生擒!

尔朱荣统一帝国为什么后人的评价却很低?

二邺城之战后,尔朱荣对战俘的处置,也尽显他的手段。

俘虏太多了,二三十万!

单靠尔朱荣的七千人,别说收押,吃饭饮水都是问题。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巨大的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尔朱荣的办法很简单:就地解散!

反叛朝廷的罪过全免,既往不咎,发粮发钱,你们回家吧,或者随便去想去的任何地方!

战俘们大喜,呼朋唤友,亲属相随,几十万众,一朝散尽。

危机解除。

而在百里之外,尔朱荣的人早已恭候,将这些已经分散的战俘分别引领到安置之所,从他们中选取能用之人作为小头领,量才适用。

这些新归附的人,很多人都成为尔朱荣的死党。

尔朱荣统一帝国为什么后人的评价却很低?

三尔朱荣逼退白袍将军陈庆之的战例,也值得写一下。

“名师大将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尔朱荣战场上也喜欢着白甲披白袍,所以他也是一名白袍将军,不过,童谣里的白袍确定无疑指的是大将陈庆之。

两位白袍将军在战场上的正面对决,浅尝辄止,是尔朱荣主动避开了陈庆之。

陈庆之率领的七千汉卒征战千里,横扫河洛,拔城32座,歼敌十余万,完成了护送元灏入洛阳并立之为帝的政治任务。

等到尔朱荣集结重兵匆匆赶来的时候,元灏守洛阳,陈庆之带领自己的七千部队前出,渡过黄河,驻守北中郎城,以挡其锋。

两军在城下激烈交战,三天内大战十一场,尔朱荣军损失惨重,于是决定扔下北中郎城,避开陈庆之,直接进攻元灏。

元灏不是对手,被生擒。

陈庆之救援不及,洛阳失陷元灏被擒,他们已经失去待在千里敌后的意义,不得不率数千军马,结阵南撤。

尔朱荣亲自率军步步追逼。

在嵩高山,陈庆之的军队碰到山洪爆发,军阵被冲散,士卒损失惨重。

陈庆之剃发为僧,一个人从小路逃回。

尔朱荣统一帝国为什么后人的评价却很低?

四尔朱荣本有机会成为曹操第二。

在其之后的几十年里,北中国的风云人物大多出自尔朱荣的提拔,高欢、宇文泰、贺拔岳、侯景……,都是!

是他身上羯胡的嗜血本性,促使他走上了董卓的嗜杀之路——528年的河阴之变。

北魏胡太后倒行逆施,为达到长期把持朝政的目的,将成年的魏明帝毒死,另立三岁幼主。

尔朱荣立元子攸为帝(北魏庄帝),南下洛阳夺权,胡太后在兵锋之下率领朝臣投降。

尔朱荣对胡太后、幼主、朝臣的处置方式就两个字:残忍!

他以祭天的名义将整个朝廷两千人骗到黄河边,先将胡太后、幼主扔进黄河喂鱼,然后登上高台,斥骂朝臣:“天下散乱,先帝暴崩,都是你们的错,你们个个该死!”

纵兵围杀。

两千朝臣敛手就戮,山河变色惨不忍睹。

王公大臣一日而空!

河阴之变将整个天下逼到了尔朱荣的对立面,也成就了尔朱荣的一世骂名。

魏庄帝恨之入骨,两年之后不惜一切将他诛杀在宫中。

不论尔朱荣立了多少军功,施了多少仁政,伯乐了多少俊才,河阴之变都将他订在耻辱柱上,他的评价中,乱臣贼子这样的字眼都少不了!

这就是后世对尔朱荣评价这么低的根本原因。

参考书目:资治通鉴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