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胡适相比谁更“花心”?为什么?
鲁迅与胡适都是上世纪的知名文化人,其学术成就和个人的影响力至今没有人能超越。鲁迅留日、胡适留美,并且都是学成归国,都曾任教于京城的多所大学。教书育人,著述立说,各自形成个人的独特为人风格。
题主所提出的这个问题,对于鲁迅与胡适不谈他们的价值取向、学术成就,反而让友友们来比较这两位大师生前“谁更‘花心’?是不是有点无聊?
鲁迅与胡适都已作古,用中国人常说的话那叫:盖棺定论。再去翻腾他们生前的生活索事还有什么意义吗?如果从他们俩“谁更花心”的比较中能得到某种正能量的启示,不妨邀请那些专家学者们开展一次鲁迅、胡适究竟谁更花心的研讨会,估计不会得到有人响应的,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来。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在年轻的时候,尤其是到了男婚女嫁的年龄段,谁不希望找一位年轻貌美志同道合的伴侣?鲁迅与胡适都是在国外留学期间尊母命回国完婚的,即使个人有千条理由不愿意,但在旧文化的桎梏与影响的老一辈人的心目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金科玉律,年轻人哪有个人的选择余地。
所以就产生了鲁迅与朱安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也有了胡适与另一位女士暗送秋波的趣闻遗事。其实胡适在美留学期间还与一位金发碧眼的同窗似曾过往甚密。如何?这种人在年轻时的都有可能发生的事,并不能影响到大师们的学问造诣与威望,瑕不掩瑜。
鲁迅与胡适年轻时所遭遇的包办婚姻,那是旧时代的落后文化的产物。所以才引起他们强烈的不满与反抗,所以才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出的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讨论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对于历史名人的趣闻遗事产生好奇,作为饭后茶余的谈资也是常有的事。但是,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传播就值得深思了,其作法值得商榷。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历史文化名人首先也是人,其生前也食人间烟火。其次只要是对人类社会作出过贡献,作为后来人都应该对他们表示尊重。(原创于:202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