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过春节?和现在的春节有哪些区别?

从广义上讲“春节”在我国起码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在商朝便已经存在的一种习俗;但是从狭义或者说准确层面来说,“春节”的诞生应该汉代时期,全国改用“夏历”为国家历法,才是我们现在“春节”最早的形态。那么问题来着,这中间一千多年的间隔,是怎么回事呢?

这我们还得从春节最原始的形态说起。

在最早的时候,“春节”是在百姓收拾庄稼后对天地、祖宗的祭祀活动之一,随着时间的发展,祭祀逐成为固定的节日,又因朝代的不同以及使用的历法不同而时间不同。比如在先秦时期,夏朝以现在的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又以十月为正月。并且这天也不叫做“春节”,而是叫做“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汉朝,汉武帝改太初历,后又开始使用夏历(什么时候用已经不可考究),规定一年十二个月,并以一(正)月为一年初始,这个时候中国人才在正月过“新年”。而夏历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农历,所以到这里大家就明白了,春节的开始是伴随着历法的改变而改变的,虽然历史中间也经历了其他的历法,但是最终还是夏历(农历、阴历)流传了下来。

到了民国之后,虽然我们引进西方的公历,但是“春节”还是以夏历为准的。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事情,在清朝的时候“春节”叫做元旦,但是公历引进之后每年不是有两个元旦了么?于是公历新年改为“元旦”,而夏历新年就有了“春节“一词。

你可能想看:
标签: 春节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