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香蕉皮理论

  香蕉皮机制  有关时间机器的讨论除了探讨它的理论可行性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那就是假如存在时间机器,我们能用它来做什么?

  粗看起来, 这似乎不成之为问题, 既然能够做时间旅行,那么到达目的时间后自然是应该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只要不违反物理学定律)。

   但细想一下, 事情却又不那么简单。举个例子来说, 倘若时间旅行者回到自己出生之前,他能够阻止自己父母相识吗? 这似乎并不违反任何物理学定律。如果时间旅行者向后来会成为他父亲的那个人开枪,子弹似乎完全可以在不违反任何物理学定律的情况下击中目标。

  但如果这样的行动成功了, 我们就会立刻陷入因果佯谬之中。因为如果时间旅行者的父母因为他的阻挠而没有相识,那么世上就不会有他; 而世上如果没有他,他又如何能够返回过去并阻止自己父母相识呢?像这样的佯谬在考虑时间旅行时数不胜数,它们都起源于时间旅行对因果时序可能造成的破坏。

  在科幻小说或电影中, 人们往往通过各种巧合来解决这类佯谬。我们前面提到的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在二零零二年被拍摄成影片时,或许是为了对主人公建造时间机器的动机做出某种说明,导演增添了主人公情人被害, 他试图重返过去加以挽救的情节。

  在那段情节中, 主人公想尽办法, 却总是顾此失彼,他的情人总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死去。 显然,同样的手法也可以用来避免时间旅行者阻止自己的父母相识。比方说当时间旅行者正要前去阻止父母相识时,不小心踩到一块香蕉皮摔伤住进医院,从而错过了时机[注一]。

   这样的手法被一些物理学家戏称为 “香蕉皮机制” (Banana Peel Mechanism)。 在这种机制下,时间旅行者看似能够自由行事, 但每当其行为将要导致因果佯谬时,总会受到某些看似偶然的因素干扰, 致使行动失败。

  这种 “香蕉皮机制” 很适合编写戏剧性的故事情节。

  但从物理学的角度讲,很难想象物理学定律需要通过如此离奇巧合的方式来解决佯谬[注二]。更何况, 香蕉皮机制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它往往只着眼于保证一两个核心事件 - 比如影片《时间机器》中主人公情人的死亡,或者我们所举的例子中时间旅行者父母的相识 - 的发生不会被时间旅行所改变, 却无法兼顾其它事件。

  比如影片《时间机器》中主人公的情人以不同方式死亡会在当地报纸上留下不同的报道;我们所举的例子中时间旅行者摔伤住院也会在当地医院中留下相应的记录。这些事件对特定的故事来说并不突出,但从维护因果时序或历史的角度讲却与核心事件有着同等的重要性。事实上, 自然界的各种事件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看似微小的变化, 都有可能通过这种联系逐渐演变成重大的事件,这一点对混沌理论中的蝴蝶效应 (Butterfly Effect) 有所了解的读者想必不会陌生[注三]。

  除香蕉皮机制外, 在一些科幻故事中还可以看到另外一种观点,那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因果律, 以扩大时间旅行者的行动自由。在这种观点下, 历史可以近乎随意地被改变,并且改变的结果可以影响现实中的许多事情。科幻影片《频率》(Frequency) 体现的就是这种观点。

   在那部影片中,主人公虽然没有直接进行时间旅行,但他通过与三十年前去世的父亲建立联络, 具备了间接改变历史的能力。在影片中, 历史事件的每一次改变都会直接改变三十年后的现实。比如由于历史事件的改变导致主人公母亲意外死亡,三十年后主人公母亲的相片就会从相框中突然消失。

   显然,这种观点几乎等于放弃已知的物理学定律,比试图保护现实的香蕉皮机制更为离奇。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