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合作创新图鉴:上海与西安“由密到疏” 合肥带动作用不明显

长三角合作创新图鉴:上海与西安“由密到疏” 合肥带动作用不明显

随着2018年美国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和2020年新冠疫情引发全球化逆流,中国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创新网络趋向瓦解,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创新网络正在形成,新经济全球化显现。

为应对新经济全球化,2020年10月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探究长三角地区合作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从合作创新的视角出发,聚焦本地(城市内部)、区内(长三角地区城市间)和区外(长三角地区与中国大陆其他城市间)三个空间尺度,探究长三角地区不同空间尺度合作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01时间演变

与国外合作淮安占比最高上海次数最多

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创新以本地、区内合作创新为主。

统计结果显示,2007年长三角地区仅有1/2的城市有合作创新,2017年所有城市都有合作创新,而且区内、区外、港澳台的合作创新占比有所提升,其中区内由34.5%提高到37.5%、区际由15.2%提升至19.4%、港澳台由0%提升至4.2%。

长三角合作创新图鉴:上海与西安“由密到疏” 合肥带动作用不明显

2007和2017年长三角地区不同空间尺度合作创新占比图

2017年长三角地区有32个地市的区内合作创新占比高于本地合作创新,只有上海、南京、杭州、马鞍山等9个地市的本地合作创新多于区内合作创新。

其中,马鞍山的本地合作创新占比最高,高达93.6%,其次是黄山、亳州、杭州、南京和上海。马鞍山市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起马鞍山市高科技企业、科技机构等创新主体数量显著增多,为本地合作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宿州、池州和阜阳的合作创新都是区内合作创新,主要是因为上述3个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较低,不具备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通过区内合作来实现创新。

2007~2017年,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的合作创新占比有所增长,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苏和浙江。其中,2007年长三角地区与港澳台没有合作创新,与国外有合作创新的只有上海和南京。

而2017年与港澳台有创新合作的城市有上海、南京、苏州、嘉兴和台州,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苏州,合作创新次数最多的是上海,高达309次。

2017年与国外有创新合作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淮安、杭州、宁波、嘉兴和台州,其中合作次数最多的是上海,而占比最高的是淮安。

2007年淮安尚没有开展合作创新,而2008年开始淮安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与多国签署合作项目,为跨国合作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同空间尺度的合作创新得以同步开展,使得国外合作创新占比显著提升。

02空间演变

苏州合肥加入区内合作创新中心

为明晰长三角地区合作创新的空间特征,本研究借用ArcGIS10.2绘制地市层面不同空间尺度合作创新的空间图谱。

长三角合作创新图鉴:上海与西安“由密到疏” 合肥带动作用不明显

2007和2017年长三角地区不同空间尺度合作创新的空间格局

从合作创新总量来看,2007~2017年,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创新次数显著增多;2007年合作创新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和杭州;2017年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合肥等经济发达城市的合作创新密度较高。

安徽除合肥和马鞍山外的其他城市合作创新较为薄弱,因为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和合肥的创新主体总数约占长三角地区59%,创新主体的多样化和互补性使得城市创新水平较强,为本地和跨区域合作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长三角地区各市的本地合作创新联系显著增强,但仍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均衡特征。

2007年上海本地合作创新最多,2017年南京跃居第一位,其次是上海、杭州、苏州等市。主要是因为南京注重发挥科教人才优势,突出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增强了本地创新主体间的联系。

相较来说,2017年长三角地区边缘的连云港、舟山、丽水以及安徽除合肥和马鞍山以外城市的本地创新网络薄弱,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的创新主体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创新主体间未能基于地理邻近机制建立起合作关系。

长三角合作创新图鉴:上海与西安“由密到疏” 合肥带动作用不明显

2007和2017年长三角地区区内合作创新的空间格局

区内合作创新网络显示,2007~2017年,网络密集程度显著提高,核心城市由3个(上海、杭州、南京)增至5个(南京、上海、杭州、苏州、合肥)。

2007年上海与杭州合作密切,与周边城市合作较少,2017年上海与地理邻近的嘉兴和创新资源丰富的温州合作较多,其次是连云港、盐城、绍兴、宁波等市,表明上海对沿海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2017年金华与南京合作频繁,主要是因为金华企业与南京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的密切创新合作关系以及两地依托南京市金华商会建立的企业合作关系,为两地创新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2017年,南京和杭州对周边城市合作频繁;苏州则与金华、嘉兴等合作较多;合肥与安徽省内周边城市均有合作,但合作次数较少,主要是因为合肥创新主体数量占安徽的40.3%,导致合肥整体创新水平与周边城市差距较大,难以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长三角合作创新图鉴:上海与西安“由密到疏” 合肥带动作用不明显

2007和2017长三角地区与区外合作的城市与频次

城市创新能力是长三角地区选择区外合作伙伴的关键因素,2007~2017年,区外创新合作的重要知识源由西安和北京变为北京和深圳。如上表所示,2007年上海与西安(11)和北京(8)合作密切、杭州与西安(11)合作密切,主要是因为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有着较为密切的创新合作关系。

2017年,长三角地区有25个城市与北京合作创新,合作较为密切的城市有合肥(307)、上海(179)、南京(155)等;16个城市与深圳有直接的合作创新,创新联系较多的有上海(332)、苏州(120)等。

此外,2017年,合肥与佛山也有较为密切的创新联系。表明,上海、合肥与区外创新合作较为密切,这与李丹丹等研究的中国技术创新网络结构较为一致。除了北京、深圳和佛山,2017年长三角地区与区外的省会城市有直接的创新合作。

03对经济影响

跨区域合作打破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

本文采用OLS回归分析来探究长三角地区本地、区内和区外合作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构建模型探讨2007年长三角地区不同空间尺度合作创新要素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在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的初期阶段,跨越城市的区域内部创新合作有助于区域经济增长。

因本地合作创新显著的区域不均衡特征,并未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受限于地理距离,区外合作创新网络较为稀疏,知识溢出效应不明显,尚未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正向影响。

通过模型探讨2017年长三角地区不同空间尺度合作创新要素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在区域创新网络较为密集的阶段,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高校人才投入具有正向影响。

另外,长三角地区的本地合作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长三角地区城市内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创新合作有助于城市经济增长。

长三角地区集聚了研发活动密集的企业、科研能力较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实现了本地产学研一体化,有助于城市内部创新合作网络发展,本地创新主体之间联系越紧密,城市竞争力越强,越有利于城市经济增长。

长三角地区区内合作创新强度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区内创新网络位置的作用不显著。

随着本地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增多,容易产生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为了持续技术创新,本地创新主体需要与其他城市的创新主体进行跨区域合作。

研究表明,在流动空间环境下,城市可以跨越行政边界的更大的空间尺度上通过知识流动、相互协作等来获得知识溢出,还有可能发挥城市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进而提高城市的经济绩效。但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与非核心城市的区内创新网络位置差异显著,因此对于非核心城市来说,提高区内合作创新强度比区内创新网络位置更加重要。

长三角地区的区外合作创新强度和区外创新网络位置均对城市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

与区内合作创新网络相比,长三角地区区外合作创新网络相对稀疏,尚处于发展阶段,但区外合作创新有助于区内合作创新突破路径锁定,因此从获取区外知识的角度来说,合作创新强度和合作城市数量都很重要。

本文围绕学界关于本地、跨区域合作创新谁更有利于经济增长这一争论进行研究,并把跨区域这一空间尺度进一步细分为区内和区外。通过研究,我们建议,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战略实施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增强区域内部创新合作,也要加强与中国内地其他地区的创新联系,由此实现区域创新系统和国家创新系统的互联互通,从而助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本文选编自《长三角地区本地、区内和区外合作创新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原文作者:郝 均、曾 刚、胡森林、 杨 阳、叶 雷

本文编辑:陈亚辉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