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天是几点

三更天是23点到第二天1点。

三更天指的是一个时间段,指的是23点到第二天1点这段时间。三更又被称为子时,是古人用来表示时间的名词,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当天的23:00到第二天1:00。

生活在古代的中国人白天可以根据太阳、日晷等来估算时间,但到晚上日落后便不知时间了。于是出现了更夫报时,戌时是夜的开始,一般称为一更天或者起更;亥时为二更天;子时为三更天;丑时为四更天;寅时为五更天。

三更天是几点

三更天指的是23点到第二天1点,三更天又被称为子时。古时将一天的时间分为十二个时辰, 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分别为: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日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个时辰又分两个阶段,前半个时辰为“初”,后半个时辰为“正”,如子时就可分为“子初"和“子正”,“子初”是23时,“子正”是01时。

古代将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三更就是指的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相当于现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

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二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

三更天是几点

夜分有五更(四时),按更击鼓报时,每更又有五点(六段)。每更就是1.2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4个小时,即144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19:00-21:00为一更天;21:00-23:00为二更天;23:00-01:00为三更天;01:00-03:00为四更天;03:00-05:00为五更天。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