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兵器短有短的好处
武术兵器对战中有长枪也有短刀,长有长的好处,短有短的好处,但要是从决定生死的角度来看,还是短兵器比较厉害。
用长枪对战短刀,“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长枪占有绝对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只是限于长枪的长距离攻击范围,而到了短刀攻击范围之内,长枪基本上就发挥不了威力了。为了应对短距离的伤害,手握长枪者要善于进攻后退,控制脚步,不能让使用短刀的人攻进自己的内圈,不然性命就没了。只要保持长枪的长效攻击范围,拿短刀的到不了拿长枪的内圈,就发挥不了太大的威力,只是吃了长枪的亏,也就没有什么好的应对之法了。拿长枪的当然不能刺出去就不往回收,而是灵活挑刺,不把力气使尽,也不把长枪整个儿送出去,送出去三分之二的长度就算是长了,要是整个儿送出去就不好往回收了,而拿着短刀的人会得到进攻机会,甚至一手握住枪杆,一手轮刀砍过去,也就让拿长枪的撒了手,落荒而逃。
持短刀或匕首的一定要进到对方的内圈才能展开有效进攻,要是在进入对方内圈之前被刺死了,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了。按照日本剑道的精神,只要能获得最终胜利,即便损失一些利益也是可以的。要是能杀死对方,即便胳膊和腿中了刀枪,不至于丧命也是值得的。要是如此,持短刀的就具有了天然的优势,舍出一些非关键不致命的部位,在中枪的同时,获得进攻的绝好机会。毕竟,在器械方面,只要有效攻击了对方,就会有一两秒的发愣时间,或许是成功之后短暂的欣喜吧,抑或是紧张得不知道如何是好。在现实生活中,成功的人也会暂时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而不再积极进取,反而有些原地踏步的感觉,甚至出现了倒退。在武术竞技中也是如此,刺中对方之后,会有短暂的停留,而这种短暂的停留就是破绽,也是对手进攻的绝好时机。拿短刀的本身就处于下风,兵器比较短,在远距离攻击的时候,吃亏不少,但要是舍掉一些非关键部位,就会获得杀死对方的有效机会。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要是对手是个高手,能有效控制长枪的攻击距离,那么拿短刀的就会吃尽了苦头,身上中了好多枪,流很多血,也不一定能攻进拿枪的内圈里去。
要是在狭小的空间里,拿短刀的就占了便宜,持枪的不能甩开大枪来刺,也不能把枪当成棍来打,却被拿短刀的逼到墙角,也就失掉了战斗力。要是被拿短刀的刺中了,只要没有刺中要害,就还有拼命反击的能力。拿长枪的可以拿到枪头的位置,把长枪当成匕首来用,也能抵挡一阵。要是丢掉了长枪,就只能凭借双手来抵挡了。这个时候,长短异位,拿短刀的成了拿长家伙的,丢了长枪的成了使用双手的人,也成了凭借“短兵器”(双手)搏斗的人。他们会让出身体的非要害位置,从而获得绝佳的进攻机会,要保证一击致命,不然只会身中数刀,流血不止,而打不死甚至打不伤对方。
当然,长枪后面有一个大尖子,可以在内圈里划拉。当拿短刀的攻到拿长枪的内圈之后,拿长枪的来不及收枪,就会用长枪后面的大尖子划拉,以此对抗短刀的进攻,但只是权宜之计,可以抵挡,配合后退的步伐可以逃脱,并不能对短刀有什么进攻的举动。长枪对短刀,要都是高手,拿长枪的沾光,要是拿长枪的技术不行,就很可能会命丧当场。毕竟,拿短刀的可以舍弃一部分非要害部位,达到有效进攻的目的。要是拿短刀的右手握刀,把衣服脱下来裹在左臂上,用左手和左臂当做盾牌,抵挡长枪进攻,然后迅速移动脚步,进入拿长枪的内圈,就能杀死对方了。其实,在古代战场上,拿短刀的大多配有盾牌,用盾牌格挡,用短刀进攻,可以对付长枪和长刀。
拿短刀的只是挥舞短刀并不能造成伤害,而是要进入对手的内圈,也就是让对手进入短刀的攻击范围。对于距离的控制可以用步子调节,也就是说,短刀的攻击距离调节全靠步子,而不是靠短刀。就好像打拳的要想打到人,除了出拳速度快之外,就要控制步子了。对手没在自己的攻击范围,即使出拳速度再快也打不到对方。当然,打拳和器械的应用是一个道理,不可以使尽了力气,也不可以露出破绽,要时时调整步子,把对手放进自己的攻击范围之内,而有效逃脱对手的攻击范围。这就需要控制好节奏,配合呼吸,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短兵器非常危险,刺杀的时候经常用到,要是用长兵器不但容易暴露身份,而且还会施展不开,使任务失败。使用短兵器最厉害的就是没有常规砍刺套路,让对手捉摸不清,还会用左臂当作盾牌,有效控制步伐,进退自如,为了取对方性命不惜牺牲一些非关键部位,当然也就变得勇猛无敌了。